司徒達賢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專任講座教授; 代表著作有《司徒達賢談個案教學》、《管理學的新世界》、 《策略管理新論》、《為管理定位》等。
具體而精確的描述策略、檢視並驗證其前提、分析該策略與預期效果的因果關係⋯⋯,透過這些邏輯性的架構,能幫企業建立強有力的發展戰略。
互動式教學下,相同的個案可以引發完全不同的討論內容,過程中肯定千變萬化,為教師帶來新的挑戰,也更能得到成就感。
如果當年在參觀工廠之前,對相關產業及競爭的情況事先有些了解,導覽的人員在介紹說明時更有系統和技巧,我們會學得更多。
要求學生課後上傳心得,可以落實反思,延續上課討論的氛圍;老師閱卷時,除了能及時修正學生的觀念,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新的想法。
有些企業家在溝通上存在兩項問題。第一是部屬聽不懂他決策的理由;第二是自己不能完整理解吸收別人的意見。針對這些問題,我提供一個解決之道。
在國際市場上,我們的品牌形象甚至知名度始終表現平平。這表示若想憑藉國內的品牌經營與管理經驗走向國際,仍有一大段有待努力的空間。
中小企業的策略故事,往往缺乏資料基礎,若拿來當教學個案,有如看武俠電影很過癮,但看得再多,武功也不會變好。
培養高階領導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候選人去外面開創新事業;唯有經歷真正戰場的試煉,才能激發出營運能力。
在考試制度下,思考方式有別於正統的學生,難免被分到無人關心的「放牛班」。若因此讓他們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是人才的浪費。
我試著將「開放外勞-吸引台商回台-提升國民就業」這一連串因果關係,拆解到可驗證的程度,如果答案偏向正向,表示相當可行。
企業不用等到賺大錢以後再從事公益活動,從事公益有利於經營績效,更有益於同仁及社會正向發展。
第一次乾杯相當消耗三萬分之一的生命,所以乾杯的用意之一是公開宣示雙方友誼深厚,願意為彼此的感情犧牲。
良好的組織文化有助於企業管理,而外界大環境、成員素質、各級管理者身教、制度配合,都會影響組織文化。
「減少大學、擴大技職體系」並非解決學用落差良策,鼓勵大學教師了解業界需求、解決業界實務問題,才是關鍵。
「買了放著」有時也是安全可行的方案,但若如此,在購併前就不宜將潛在綜效估計得過於樂觀。
不管是民間或政府上位者,因面子問題而不願傾聽各方意見,除了不利自己的知能成長,也讓整個社會進步緩慢。
台灣企業的規模和知能水準與先進國家相去很遠,亟需大學針對本國企業的需求來研究創新、培養人才、提升知能。
有了制度化的流程,才可以定期檢討這些決策考量或行動程序的合理性與完整性。
個案教學的教師即使有更好的想法,應將這些想法轉化為高明的提問,而這就有賴教師對學理的掌握與內化程度。
若制度上不要求,各級主管很少會積極將發展內部同仁的能力視為本身重要的工作。
不斷自我提問的過程可以提升思考層次與深度,也讓我們有機會知道自己目前已經知道什麼、還不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