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131筆,顯示第6頁/9頁
要突破台灣「鳥籠大學」的困境,鬆綁是唯一的解方,但鬆綁之後,包含學費、師資來源、發展特色大學等執行上的問題,才是最難解的。
國內許多產業都希望走向國際,若能以密集方式提升其語文能力及對當地經營環境的了解、融入,同時接受企業訓練,對企業的國際化以及青年就業問題,都會產生相當大的正面作用。
多數資訊都能上網搜尋到,精采的教學影音更是廣泛流傳,那麼,教師會被取代或需求員額減少嗎?教師們該如何轉型?
具體而精確的描述策略、檢視並驗證其前提、分析該策略與預期效果的因果關係⋯⋯,透過這些邏輯性的架構,能幫企業建立強有力的發展戰略。
互動式教學下,相同的個案可以引發完全不同的討論內容,過程中肯定千變萬化,為教師帶來新的挑戰,也更能得到成就感。
如果當年在參觀工廠之前,對相關產業及競爭的情況事先有些了解,導覽的人員在介紹說明時更有系統和技巧,我們會學得更多。
要求學生課後上傳心得,可以落實反思,延續上課討論的氛圍;老師閱卷時,除了能及時修正學生的觀念,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新的想法。
有些企業家在溝通上存在兩項問題。第一是部屬聽不懂他決策的理由;第二是自己不能完整理解吸收別人的意見。針對這些問題,我提供一個解決之道。
在國際市場上,我們的品牌形象甚至知名度始終表現平平。這表示若想憑藉國內的品牌經營與管理經驗走向國際,仍有一大段有待努力的空間。
中小企業的策略故事,往往缺乏資料基礎,若拿來當教學個案,有如看武俠電影很過癮,但看得再多,武功也不會變好。
培養高階領導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候選人去外面開創新事業;唯有經歷真正戰場的試煉,才能激發出營運能力。
在考試制度下,思考方式有別於正統的學生,難免被分到無人關心的「放牛班」。若因此讓他們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是人才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