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芳 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專長領域為創意產業與創新管理、組織理論; 曾發表《巷弄創業家》、《創意心靈》、《管理心靈》等專書。
法國為手作業者設立「國家師匠獎章」,日本則有「現代巨匠」榮譽,進步國家展現的社會價值,是對專業技術擁有者的敬重和推崇,對比之下的台灣呢?
台灣以「平價為王道」的價值觀,近年逐漸受到中國市場追求質量的想法衝撞。 若想扭轉劣勢、擺脫「被換鳥」的困境,應不斷創新產品、讓品牌高值化,往世界都會邁進。
一個抹茶聖代,如何在京都賣1000日圓,再以2200日圓賣進銀座? 這家宇治老茶鋪做到了!以踏實傳承的風骨,不陷入降價螺旋,使品牌更上層樓。
手作製造工藝的「頂真」精神,其實與機械製造工藝完全相同。 台灣若能更重視技職教育,提升匠師社會經濟地位,高值製造將是台灣產業可行之道。
萬般皆上品,不再唯有讀書高,若有一套「師匠手藝」在身,便能行遍天下,受人敬重。只要能把手上的活兒做得漂亮,就是一種「職人」精神,也是邁向成功的墊腳石。
在台灣,具大學學歷的25歲青年已達六成,其中能擇其所愛,把熱情化為專業有幾個?在德國,16歲的孩子開始分流,總工作人口六成出自技職教育,奠定家國競爭力。
千禧世代追求視覺快感,讓銷售空間覺醒,產生令人觸動的情愫,成了品牌加值關鍵。不論Burberry、蘋果到日前的台北國際書展,一一創造出無與倫比的空間能量效應。
台灣終於進入各項制度變革期,但社會情意表達的氣息薄弱,只剩下權力政治表態,曾經溫柔敦厚的氣質不再,社會如何良性溝通?
唯有這個社會進步到敬重「職人技藝」,勝過於「學位」,才能促使年輕人投入職場鍛鍊專業技藝,這也是支撐社會向上提升的重要力量。
創意事業,在日常中能表現創意元氣,並時時更新,因此,要讓創作成為習慣。不妨從塗鴉開始,邊思考邊動手做,先做再修,就有機會想出好點子。
創造力,常常是把不同事物連結融合起來的能力;在此異質性結構基礎下,團隊成員若能彼此互補優缺點,便能激盪出驚豔的火花。
「創新」是台灣最迫切需要的能量,開啟之鑰則在每個人身上,只要掌握兩個要訣,你也能為突破悶經濟做出貢獻。
日本百年歷史的吸油面紙美妝品牌,結合京都風情,在名勝古蹟行銷,不僅回饋品牌利潤,更讓風格城市不斷曝光,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
日本京都織品設計品牌,運用當地文化與生活感,改良傳統的日式衣物,創造出充滿原鄉與潮味的「新和風」商品,獲得市場青睞,也站上世界舞台。
紐西蘭為奇異果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生產、行銷模式,不僅保障農民收入,更讓種植技術輸出,獲得更大利潤,是台灣農產品加值的極佳學習典範。
日本冬季美食——雪蟹,各地捕獲後紛紛品牌化,其中最紅的是三星主廚相中的「松葉蟹」;反觀台灣,豬肉、水果若是走上松葉蟹的品牌加值之路,又何必畏懼開放進口?
十多年前,新加坡的料理乏善可陳;如今,許多星國具有國際水平的餐廳,即將躍上米其林榜。台灣在米其林美食排序中殿後,只能繼續靠夜市撐場面嗎?
一家餐飲企業帶18位員工到新加坡挑選名錶,春酒時頒發給他們;雇主將員工當成事業合作夥伴一般重視,「有溫度的完美」的理念,也將傳達給顧客。
日本山口縣使用在地純米釀造的「獺祭」系列清酒,品質與售價皆「國際化」,台灣常喊著要把農業變綠金,應該深入探究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日本象印炊飯鍋一個要價2萬5000元,對比台灣電鍋4200元,價值落差在哪?是台灣技不如人,設計美學不夠,還是⋯⋯國民不挑米飯,差不多就好的態度?
世人公認,台灣人民友善,也是過生活的好地方,想賺觀光財,卻只見人潮、不見錢潮,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生活產業酷品牌,是值得一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