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117筆,顯示第2頁/6頁
典型的神木型組織,中央集權、四周草木皆為臣;森林型組織則成片翠綠,各種人才水平互動。 當兩種組織進入對抗格局時,會發生什麼事?
網路媒體與線上社群的蓬勃發展,讓過往習以為常的做事方式顯得過時。 線上虛擬社群與線下實體組織的虛實整合,將爆發前所未見的巨大動員能量。
地方祭典旨在消災祈福、守護家園,台灣若想結合觀光、打動人心,不妨多向日本學習,政府與民間要連結強度,讓台灣祭典揚名國際。
一日幕僚實境秀,宛如政治版的「國王新衣」,讓國民可一目瞭然公僕的效率,也意外掀起「先顧腹肚,再顧佛祖」的民心潮向,看來只會大話政治的人物,未來可要多留心選民心聲了。
台灣在世界的招牌意象,是製造之國,而非觀光之國,觀光宣傳若總是主打夜市,生活服務產業不會進步,觀光逆差也趨愈大。
佳世達、宏碁、廣達等台灣典型資通訊廠,近年走向垂直應用服務「普拉斯」,卻投入四年以上才成為彼此「價值的放大器」,淨利、EPS、市值也顯著上揚。
優質而踏實的造物作業,已然內化成為台灣產業的長項。 不負眾望下,如何想方設法,擴大普拉斯再進化,將是未來布局焦點。
繼上海後,米其林選擇台北發行小紅本,外灘有四家星級餐廳共六顆星由台商投資,優質生活產業的相對優勢明顯是台灣的Can Do,朝向此產業中心發展,是不是台灣的Want To Do?
珍珠奶茶、小籠包等台灣美食幾乎已成為台灣向外國人自我介紹的名片,但台灣味何止於此? 看看日本諸多拉麵品牌出國開連鎖店賺外匯,我們台豬料理的美味不遑多讓,但招牌顯然還沒擦亮。
法國為手作業者設立「國家師匠獎章」,日本則有「現代巨匠」榮譽,進步國家展現的社會價值,是對專業技術擁有者的敬重和推崇,對比之下的台灣呢?
台灣以「平價為王道」的價值觀,近年逐漸受到中國市場追求質量的想法衝撞。 若想扭轉劣勢、擺脫「被換鳥」的困境,應不斷創新產品、讓品牌高值化,往世界都會邁進。
一個抹茶聖代,如何在京都賣1000日圓,再以2200日圓賣進銀座? 這家宇治老茶鋪做到了!以踏實傳承的風骨,不陷入降價螺旋,使品牌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