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88筆,顯示第5頁/8頁
世界愈來愈小,彼此相互影響;企業必須從自私的小利,轉而聚焦到永續的大利;如此才有機會,走出世界的活路來!
過去至今,台灣一再向全世界證明,即使人口少、資源差,也能創造不凡;如對疫情的掌控、供應電動車逾95 %的材料與設備等,均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疫情衝擊下,人們的深層憂慮包含經濟結構改變、社會焦慮等;但政府與企業不能以此作為不敢變革的藉口,而僅短視近利或忽略長期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是連鎖的複合性災難,牽引著另一個虎視眈眈的複合性氣候災難,油峰訊號一旦出現,正是熱鬧與門道消長的分水嶺。
當多數人在拋股票時,懂得守株待兔的人開始摩拳擦掌;當多數人在瘋狂搶進股票時,冷靜的人開始伺機獲利了結。這是逆向操作,耐心的穩贏策略。
今日天災來得快卻去得慢,無論武力或經濟力大小、低發展或高開發、科技文明落後還是先進,都被迫面對「渺小」的事實。
就在 ESG 紛紛成為台灣主流財金雜誌的封面主題報導之際,一家營收超過 1500 億且有不錯獲利的公司,來電告訴我一個令人錯愕的消息:新上任的老闆可能會砍掉推動 ESG 的部門!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不買單、不認為有必要、不願意聽主管的說明。
一個地球,要活大家都得活;一個國家,在朝在野都得憑理。 疫情之下,禁得起檢驗的人才是偉大,但更要記住「誰是老闆」。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全球政府紓困潮,不可忽視的是,這波紓困背後,友善環境、綠色環保是重要議題,歐盟無害復甦的計畫會成為重要的全球趨勢。
惡性腫瘤在工廠排放廢氣等空汙原因下,已經連續38年居國人死亡原因第一名,企業要談企業社會責任(CSR)之前,不可忽視我們身處環境的空汙問題。
原本廉價的醫療級口罩,成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利器、救命關鍵;然而在這一個口罩的背後,藏著全台灣人必須看得懂的三個徵兆。
這波疫情讓全球經濟活動停擺,也因此凸顯過去經濟活動怎樣傷害了生態環境。未來重視永續風險、人權、環保與社會貢獻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將獲得更多投資人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