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之所以拖延,並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害怕,害怕面對未知的困難與挑戰。
文章列表 共162筆,顯示第8頁/8頁
生產力關乎人們的工作效率,想要提升自己的生產力,可以注意三個面向:時間、空間和思維模式。網路公司Harmon.ie的產品策略副總經理David Lavenda針對這三個面向提出了不同改善工作效率的作法,提升自己的生產力,就從日常做起。
好的產品是銷售的基本條件,還要能吸引客戶、擁有夥伴甚至投資者,才能不斷擴展生意版圖。因此,很多企業CEO也是最會銷售的戰將之一,他們擁有洗鍊豐富的銷售技巧,身經百戰並拉拔夥伴一同成長。
新年假期即將到來,在這個時期,滾動不停的工作漸漸邁入尾聲,雖然放假前事情總是特別多,但趁新舊交接之際,別忘抽出時間好好沈澱、重新整理自己,以嶄新的面貌來面對未來一年。媒體公司Masthead Media共同創辦人Amanda Pressner KreuserInc便列舉出可以把握這段時間完成的事情。
職場中,「投緣」這兩字很微妙,有時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和主管看不對盤、不合拍。但畢竟還是得在一起工作,若是相處起來,氣氛不融洽,不僅犧牲了團隊的工作上成果、效率可能因此受影響,每天上班也因為如此而心情不佳。The Job Success Lab創辦人、職場輔導教練的Lea McLeod認為,想成功地破冰或者重建關係,可以藉由拋出以下4個問題,找個時間與主管好好聊聊,讓彼此更知道對方的想法,讓雙方都更了解如何有效合作,如此才能創造雙贏。
生氣,是人類的本能,是遇到威脅時的自我防禦機制。也因為如此,生氣時會展現出高於平常的攻擊性。心理學家Jerry Deffenbacher發現,有些人確實比較容易惱怒,可能直接表達,也可能壓抑、在內心上演暴怒小劇場。無論憤怒是否有表現出來,都對身心有所影響,血壓上升、心跳加速⋯⋯,若一時衝動也可能讓長期建立的好關係或形象,瞬間崩壞。
現代人對於工作,似乎有個迷思,便是「如果我夠熱愛我的工作,就算犧牲睡眠也何妨」、「我就是因為太勤於工作、太拚了,才沒時間去好好吃一頓飯或是去運動」。但這些都是本末倒置,若是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遲早有一天健康會亮起紅燈,到時就為時已晚,賠掉了健康,又該如何拚工作?
王品大陸事業群執行長李森斌曾指出,公司同事間不可能對每個人瞭若指掌,尤其當組織相對龐大時,對他人的印象多有60%由談話過程來判斷,每句話都形塑他人對自己的觀感。話語是利器,同時也可以傷人,尤其當說話的人是同一個工作環境的同事。
韓國政府在2014年提出改善社會「以加班為榮,以按時下班為恥」的職場文化,並規劃相關工作計畫。這點出了時間管理的根本問題:到底需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工作?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全球工時調查,台灣勞工全年總工時遠超出平均工時近400小時,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操勞之島」。
轉眼間2016年就快要劃上休止符,2017年隨即到臨,不禁讓許多人回想在這過去一年中還有多少「新年新希望」尚未完成,並想延續在2017。許多人共同的新希望,便是希望能賺更多的錢(或存更多的錢),但這總是說比做來得容易許多。專為CEO和各大企業做理財規劃,同時身兼培訓人才專業的Laura Garnett分享下列四大要點,可以自我檢視,掌握住財富,讓2017變得不一樣!
上班上久了,即使是機器人也會疲倦,何況是勞心勞力的職場工作者。苦其心志的背後,無非是想過更理想的生活,並期望薪水隨著年資步步高升。然而,不管從事何種類型的工作,想獲得加薪,一定得拿出真實力,讓主管肯定。SUCEESS雜誌的專欄作家就提出了三項祕訣,運用這些秘訣他讓主管乾脆且心甘情願地花錢留住他,成功替自己加薪不少。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說,每天該做的事情那麼多,不可能濃縮成這樣的安排。但事實上,每天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若是不能學會安排工作進度,反而會因為太過疲勞使工作沒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