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由威權、沒有國際政治與金融地位的亞塞拜然主辦,且在出資大國領導人紛紛缺席下,恐怕無力找出彌補低碳資金缺口的解決方案。
文章列表 共88筆,顯示第1頁/5頁
企業ESG演進的過程,走到窮則變,關鍵多在於沒有正確認識、沒有信念、沒有已屆極端危險的危機意識;遺憾的是,窮則變的「窮」將更窮,而「變」的阻力將更大,「反ESG」的呼聲給台商不少開倒車的助力。
多家境外基金公司主管向我反映,ESG基金在台前景堪慮,與機構投資人及零售通路的溝通成本太高,相關從業人員認知太弱,短線「不可能犧牲投資績效」的信念依然堅定,封殺了我們要好活的長線可能。
台灣不出產原油,加油站賣的油比超商的水便宜;身為全球電動車關鍵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國, 車種低碳轉型里程碑卻沒個譜⋯⋯若不用標竿分析,加碼有利點,規避有害點,低碳淨零永續是「門都沒有」。
台廠因ESG績效不佳而掉單已時有所聞,2024年ESG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仍將持續強化。ESG有沒有真正落地,都到了必須用貨幣化給出交代;有做能說,且剖出個道理來,無一產業可以例外。
在杜拜舉行的COP28,氣候金融是重要主題,無論是再生能源3倍或能源效率2倍承諾,都需要龐大資本。 這是金融業與資本市場定義未來永續金融的世紀工程,手上有權、有錢的主角,都脫不了關係。
世界氣象組織警告,4年內地球均溫有66%的機率觸及暖化1.5℃的逃命線,這是極端氣候的存亡邊界。 但關於社會面的存亡邊界,例如貧富差距、少子化、高齡化⋯⋯我們卻非常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