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疇 曾在台灣、新加坡、美國、中國創業已逾30年, 涉及教育、數位出版、風險投資、區域經濟開發等領域。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與中國無關》、《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作者。
西方經濟活動「以匠為本」,千人可出千名良匠;東方「以師為本」,千人只能出一良師;台灣經濟若要提升,必須將普通大學生進化成高階的良匠,才能致勝。
在我們害怕基改黃豆與瘦肉精時,中國已替猴子換頭並且存活;世界正在劇烈翻轉,自覺力、適應力、學習力將是未來真正有用的能力。你準備好了嗎?
回顧台灣過去10年「垮台」的人物,哪一位不是企圖「名、利、權」三者兼得? 不論是真實的,還是被硬貼上標籤的,一旦名利權三者同時上身,就是垮台的開始了。
跨主權時代早已悄悄來臨,但各國仍用老舊的主權技能應付新文明;而「境外公司」是全球的新常態,若不用新思惟對待,世界經濟就玩不下去了。
20年來,中國對外不惜重金收購外國企業,對內讓老百姓幻想從股市、房市維持資產,這張撐起中國人民信心的「財富信用卡」,一旦刷爆,將揭穿國王的新衣。
科技取代人,已進入倒數階段;好在除了智能,人還有善與美的成分;而科技已經落後,還不斷戕害自己良知與美感的社會,又該何去何從?
大政府之下,人民難以產生公民意識;於是,政府這機構就變成國家進步的絆腳石、社會創新的阻斷器。
什麼都要,結果就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成。台灣吃不起滿漢全席,為什麼就不承認呢?
世界正經歷一場結構變裂,社會體制及其價值體系在未來20年內面臨崩塌;而台灣社會卻過度關注自己的政治,加上媒體相對村落化,還沒準備好面對這場戰役。
中共得了資本主義的病,卻拒絕服用資本主義的藥;用集權主義玩資本主義,最後讓脖子纏進自己編織的繩套中。
沒有和中國販夫走卒混過一段日子的人,無法感受到一般人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期待。小老百姓心中若預期人民幣急貶,一旦中國大媽開始搶匯,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有貨幣都帶有政治性,但多數表現在國與國的競爭之上,稱之為貨幣戰爭,但是,像人民幣這樣和一個黨的政權掛鉤的幣種,還真不多見。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底線,國際上最悲觀的預測約在7.5左右;央行及各大金融機構,應該立刻展開「7.8壓力測試」,提早準備因應。
實踐「講關係」的社會,不僅不可能存在法治,還會造成不公平競爭;台灣如果對「關係人利益」沒有統一標準,很難達到公民社會。
人民幣是一種「政治幣種」,而非「經濟幣種」,每次匯率變動都是為了保持一黨專政,當前人民幣已經明確進入貶值趨勢,而且官方留給外界反應的時間,將出乎意料地短。
公民與百姓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權利及義務對等、權力與責任相符;總統大選將屆,如果台灣上下又出現要求低稅率、營造高福利的現象,個人與國家的命運會如何呢?
台灣企業遇上中資購併時,不妨放手讓產能與通路合併,緊緊抓住技術、專利、品牌;以「微軟購併諾基亞」為例,現在是微軟賺錢?還是諾基亞賺錢?
對紅色資金的恐懼、藍綠間的相互抵制⋯⋯,台灣越來越往「防資金如防賊」方向前進,「外資進入金額」居於全球倒數,但現實是,資金不活絡,如何增加就業、提高實質收入?
中國購併,真是「國家隊」?中國紫金礦業「意外」發跡後,大舉購併政治正確的產業,背後政治勢力依然不明;清華紫光來台購併,絕對符合政治正確,不過背後是否又有政治勢力呢?
資本共產主義是什麼?它代表全體有投票權的人民,也擁有私人資本。 很荒謬嗎?不荒謬,台灣目前就是朝向「資本共產主義」發展。
後主權思惟正在地球上以各種健康的、不健康的方式展現,台灣遲早也得發展出一種健康的後主權思惟,以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