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569筆,顯示第38頁/41頁
聯儲調整政策之舉,讓部分人士認為會出現「新常態」,但過往歷史告訴我們這都是無稽之談;若輕言「新常態」,會令市場對利率上漲的風險產生錯覺。
收入增加乃復甦之母,是消費、投資走上坦途的關鍵。無論是經濟復甦還是通貨膨脹隱憂,都到了葉倫不得不對退出QE時間表作出全面安排與宣示的時候了。
儘管消費和出口略見回暖,中國經濟仍然被兩座大山壓著。一是地方上的「不作為」,嚴重影響固定資產投資的反彈;二是房地產市場出現疲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降。
歐洲央行日前把儲蓄利率調為負值,此舉希望銀行資金重回實體經濟,讓消費者積極消費,在非危機時期如此出招,真的有效嗎?
對於中國經濟,更重要的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經濟陷入目前的困境,核心原因是民間投資意願嚴重不足,想要打破目前的僵局,必須打破壟斷,將有利可圖的行業向民營資本開放。
中國當局推反腐敗,不僅影響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似乎也因而停滯。雖然改革關乎中國的未來,但如何穩住經濟,也同樣重要。
苦於受霧霾蹂躪的城市遽增,中美兩國即將針對環保議題展開談判,有別於過去能賴就賴的態度,因為當局總算明白關係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無論QE 還是QQE,各國依然繞不開就業這隻攔路虎,惟有收入復甦,才有真的經濟復甦。
靠砍開支過日子,企業自然不願加人或加薪,消費無從發力,所謂的經濟復甦不過是水中月,加稅也解不了日本眼前困局。
中國若僅調降存款準備金率,恐未將資金轉介到有需要的企業,惟有改革、還富於民,才能讓經濟重回正軌。
北京不敢輕易改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一旦市場認定人民幣走貶,可能出現大量資金外逃。人民幣匯率貶值不會太久,但匯率波動卻在加大。
五年前,在全球金融海嘯中,對手的研發投入減少了,市場萎縮了,中國的IT 行業資金投入卻大步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