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0年專業投資經驗,曾擔任基金經理人,也參與過私募基金的運作,偏好以創業者的角度看投資,文章深入淺出,常讓閱讀者有意猶未盡、茅塞頓開的感覺。
投資經驗法則在今年失效,5月賣股的人虧大了;口訣中的「10月買股」,是否也跟著失準呢?
被遺忘已久的筆電產業,8月一吐怨氣,可惜電腦業股價不會跌深,也就沒有十倍速的飆漲空間。
透過旅行找趨勢,或可確定航太概念股值得研究;但,更可以確定的是,投資者很難有真正的假期。
美國暗示將調升利率,但市場上氾濫的資金,恐怕不會因此對市場的主控權收手。
經濟與投資的前景,都是根據不完整的觀察而來,既然取得的數字不準確,那麼,預測又怎麼會正確?
寶可夢來了,萬點夢也來了;但是,用什麼抓住台股?或許就如大師說的:穩定配息,就決定是你了。
政府力推的南向政策,效益恐不及一個全球瘋玩的遊戲, 網路在快速改變世界,官方也該覺醒了。
七月下旬,證券業陷入裁員不安氣氛中。網路取代人力下單,營業員,恐如車掌小姐般,漸漸走進歷史。
降息印鈔的藥方失靈,各國央行苦思不得其解,從中國或許可以嗅到通貨膨脹的跡象。
台灣金融制度重防弊、輕興利,結果卻兩樣都沒做好。最大問題還是在決策者身上,改變不是沒有方法。
節稅棄息賣壓的想法過時了! 負利率的環境撐起這片天,誰還想棄息?
被視為崩盤危機的英國脫歐事件,最後卻船過水無痕;反觀讓市場恐慌的川普,真是利空?從幾個面向看,可能未必。
身為金管會主委,應該想的不是去動用別人的錢,而是要解決:為何台灣錢不能投資台灣,只能投資海外?
各國猛印鈔票預防通縮,卻又想用升息預防通膨,現實是升息怕又延期,而通膨,早就來了。
錢,就是要流動才會產生效益,如果經費撥出去,卻被轉到存款帳戶留滯不動,這經濟體必然完蛋。
蘋果敢砸錢,捧紅iPhone;宏達電降成本,幾乎賠掉品牌,省錢不會致富,只省掉賺錢機會!
當年廣設大學,造成現在招不到新生,流浪教師一堆;高鐵站已經蠢到遍地開花;社會宅政策別再重蹈覆轍。
債信評等超爛又怎樣!阿根廷債還不是賣得嚇嚇叫,日本負利率債很瞎?聰明人會用美元買進大賺匯差。
當中國的土地拍賣價格比附近房價還貴時,不是建商想賠錢蓋房,而是他們看好房市未來走勢。
巴菲特瘋了嗎!竟自打嘴巴公開預測美股;喔不!但書是維持零利率50年,反諷與弱勢經濟悖離的矛盾⋯
小小的一支iPhone,能撐得住龐大的蘋概股多久?別傻了,你的荷包還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