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谷月涵看台灣

谷月涵
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及 研究部主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曾任 台灣區美林投顧總經理、月涵投顧總經理。

文章列表 495筆,顯示第3頁/6頁

美國導正三大錯誤政策

美國導正三大錯誤政策

過去正確的決策,或許正是現今問題的遠因。 美國正在調整事後看來有錯的三個政策,這是好事,但過程肯定會讓市場難受。

《晶片法案》的贏家與輸家

《晶片法案》的贏家與輸家

美國想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業,提撥390億美元金援在美建造、升級的晶圓廠,以壓制中國半導體業的威脅。 但此舉可能重蹈1986年美日貿易協定的覆轍,並再次嘉惠台灣半導體產業。

昔時日本、今日中國

昔時日本、今日中國

日本1990年GDP成長率瞬間降至1%以下,自此,淪入失落的30年。 目前中國整體經濟狀況,似與先前的日本一樣,恐步入其後塵,成為翻版。

高負債國家麻煩大了!利率上升、美元飆升...谷月涵:全球債務泡沫快要破了

高負債國家麻煩大了!利率上升、美元飆升...谷月涵:全球債務泡沫快要破了

過去兩年,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各國政府大舉債,實施緊急救援措施,但隨著利率上升、美元飆升,背負美元債務的高負債國家麻煩大了。

「中國電動車一哥」比亞迪PK全球霸主特斯拉,有如三星戰蘋果? 他說問題不只市值差遠了

「中國電動車一哥」比亞迪PK全球霸主特斯拉,有如三星戰蘋果? 他說問題不只市值差遠了

比亞迪與特斯拉,好比三星與蘋果:前者致力垂直整合,後者專注作業系統與軟體。 若參考智慧手機的市場態勢,特斯拉市值是比亞迪的數倍,並非難以想像。

40多年前Fed成功擊退惡通膨,鮑爾想「複製貼上」?谷月涵:金融海嘯後,這決策很危險

40多年前Fed成功擊退惡通膨,鮑爾想「複製貼上」?谷月涵:金融海嘯後,這決策很危險

為了力抗40年來的強通膨,聯準會採取不停歇地升息,令市場恐慌氛圍濃厚,其實,與通膨相比,大動作升息所導致的「經濟衰退」後果,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超高貿易依存度的隱憂

超高貿易依存度的隱憂

台灣重要貿易夥伴,同時也是世界三大經濟體的貿易依存度大降,對全球貿易依存度名列前茅的台灣來說,不啻為嚴重警訊。

大缺工時代

大缺工時代

50年前,常看全球人口成長趨緩、缺糧、失業、環境惡化的書籍,彷彿是不可逆的宿命。 時至今日,環境惡化的趨勢未改,但肥胖問題比飢餓更嚴重,勞工短缺更甚於失業問題。

穩定幣,不穩定的加密貨幣

穩定幣,不穩定的加密貨幣

曾經風光一時,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機制,如今出現大崩盤,拖累比特幣等大型加密貨幣也隨之重挫。當穩定幣都不穩定,加密貨幣還可以投資嗎?

資金派對真的結束了

資金派對真的結束了

隨著美國聯準會將收緊寬鬆貨幣政策,資金派對即將結束,加上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原油、大宗物資等價格居高不下,高通膨也衝擊到企業獲利與消費需求。

俄烏戰事會演變成世界大戰?

俄烏戰事會演變成世界大戰?

一場戰事,似乎進入無限期的階段,能否牽動各國,演變為世界大戰? 從歷史經驗來看,或許會有更深層的變化與解讀,現階段,也只能靜觀其變。

台灣新藥開發的新機遇

台灣新藥開發的新機遇

卓越的健保體系、強大的醫療數據紀錄,讓台灣有機會成為新藥開發的重鎮。 但若想從其他先進國家競爭中脫穎而出,部分法規與思惟仍須改變。

民主政體戰勝專制政體?

民主政體戰勝專制政體?

從俄烏衝突中,台灣學到的不是過度自信或樂觀看待中國可能的軍事入侵,而是要了解軍事衝突將會是彼此的災難,宜尋求化解兩岸緊張局勢,千萬別重蹈東歐的覆轍。

能源短缺的警鐘響了

能源短缺的警鐘響了

俄烏前線戰事未明,歐美已陸續對俄羅斯祭出制裁,阻礙其石油、燃氣與煤炭出口,而美國的液化天然氣產能緊繃,不足以應付全球所需,看來,能源短缺的警鐘已悄悄響起。

俄中利益不同調

俄中利益不同調

俄烏開戰,會激發中國對台灣的侵略嗎? 細究歷史背景與地緣政治局勢,台灣真不是烏克蘭,俄中兩國在政治利益上也存在分歧點。

躲不掉的生活遊戲化趨勢

躲不掉的生活遊戲化趨勢

遊戲的世界充滿創造與想像力,不只運用在娛樂與學習上,也日益滲透到生活各個層面。從買咖啡集點到社交軟體點閱率、運動App挑戰獲獎勵等,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已是遊戲的一份子。

美國軍事主義下的台灣角色

美國軍事主義下的台灣角色

美國自19世紀以來,向來是主導全球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重要角色,近年川普、拜登政府前後強化對中政策,台灣勢必身在這場戰局中,須嚴陣以待。

台灣新藥的兩優勢與四商機

台灣新藥的兩優勢與四商機

一場疫情,為新藥產業帶來了新契機,台灣的健保體系及醫學研究皆首屈一指,在此優勢下,可從大數據分析、開發分工、老化市場及生活改善之四大商機展開新布局。

期待更平等均衡的2022

期待更平等均衡的2022

全球疫情爆發至今,或有趨緩、或有高峰,想重啟邊境,疫苗接種率仍是關鍵。 當病毒對經濟影響逐漸消退,或許,我們可以期待2022年會是更平等均衡的一年。

Omicron捎來好消息?

Omicron捎來好消息?

Omicron的高傳染力可能意味著疫情將邁向尾聲,但先別急著慶祝,若疫情流感化,緊接著要應對的難題,便是央行變身為「格林奇」後的市場震盪了。

當特斯拉不再做車時

當特斯拉不再做車時

電動車作業系統已日趨成熟,車商若想擴展市占率,未來決勝關鍵將是軟體,硬體製造則傾向委託代工。 因此,當特斯拉不再製造電動車,完全轉包給台商,轉型為純品牌公司,也不用太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