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月涵 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及 研究部主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曾任 台灣區美林投顧總經理、月涵投顧總經理。
中國的醫藥監管制度,以及利用AI開發新藥,成為中國製藥業加速發展的關鍵優勢。面對半導體生產轉移的壓力,台灣應該更廣泛地應用電子業的專業知識。
川普靠近普丁的立場,引發外界高度質疑,不論他是意圖重塑地緣政治結構,或展開國際秩序新局,都將為全球社經帶來巨大衝擊。
AI透過模式識別與大數據分析顛覆了各行各業,未來更可借助量子系統強化運算能力。AI和量子運算結合催生的技術革命,問題不在於是否會發生,而在於何時到來。
美、中、俄三大強國近年來採取更激進的新帝國主義政策,以維護主導地位和領土。 如中國持續對台施壓,將進一步挑戰台灣的主權與外交關係。
許多公司心繫營收成長及成本控制,卻忽略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如波音於1997年併購麥道後,對財務績效的重視逐漸壓過工程設計,削弱品質和創新,最終造成產品安全性隱憂。
全球經濟秩序正加速轉向國家資本主義體制,各國紛紛集中資源投資能源基建與新產能。 然而,全球債務已達歷史新高,國家能否以創新驅動生產力革命,突破經濟困局?
在強權大國迅速殞落、地緣政治陷入震盪的時機,小國以共同價值觀和堅定的創新為基礎,也可以成為世界舞台的佼佼者。
更傾向保護國內產業、國人就業的經濟民族主義回來了。 每次轉型都伴隨機會和風險,當大家都優先考慮本國利益,這個世界將會怎麼走?
川普這次回任,盤算著廢除能源轉型法案,因為他相信透過開發化石燃料,美國可達成能源自給自足並鞏固主導地位。然而實際狀況恐與之相悖……。
一般人認為企業實踐ESG是苦差事,也很花錢,事實並非如此,Costco在堅守ESG原則下,從客戶體驗、員工福利到投資人報酬,都創造卓越績效。
在邁向碳中和目標時,如何供電穩定、達到減碳,還能降低人民經濟負擔? 看看日本如何讓家家戶戶導入儲能系統,促成政府、人民雙贏局面。
伊朗指使代理人攻擊以色列,意在阻止美國支持的中東區域大國結盟,如今,以色列強硬回擊,讓中東衝突升溫,這場代理人戰爭將如何牽動全球局勢?
美股在11、12月通常表現最強勁,但今年遇到總統大選,從選前1個月、投票前後到年底封關,將會怎麼走?
近年外國資本流出、台商卻把資金匯回台灣,是什麼原因造成外國和本地投資人對台灣前景看法分歧?
2000年景氣循環及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時,都發生利率與股市同步下跌,從歷史經驗來看,聯準會降息對股市有利的假設,未必是正確的。
美國經濟陷逆風、日圓套利平倉,及就業數據影響,全球股市震盪加劇。 據「薩姆法則」顯示,美國離經濟衰退不遠了,絕不能輕忽如此清晰可信的警訊。
川普討厭中國並不代表他喜愛台灣;他極力避免國際軍事干預,因此,一旦中國對台開戰,他比拜登、甚至賀錦麗,更不願出兵保衛台灣。
絕大多數企業執行長在衰退期間都會削減資本支出;但台積電了解,景氣低迷時的投資成本更低,一旦復甦,對手才要踉蹌起步,台積電早已輕鬆拿下市占率。
台灣的醫療保健系統與便利在全球數一數二,但這套系統無法商品化銷售海外。 若要發展數位醫療甚至出口,台灣須在個資、社會與經濟利益之間找出平衡點。
俄烏戰爭、加薩熱戰、台海緊繃、東西方冷戰⋯⋯,預告著全球軍備支出的上升。 擁有先進AI和武器的國家,將擴大投資和開發新技術,有機會應用在生活場景中。
再生能源是新世界經濟的基礎,所幸台灣的可再生能源非常豐富;在化石燃料時代,我們處於劣勢,現在我們將不再任由國際能源市場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