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焦點重新放回自己身上,讓自己每一件事、每一天都很舒心,學會用意識創造實相,立刻把負面思緒拉回當下,不要讓想像力的恐懼殺死自己。
文章列表 共2872筆,顯示第117頁/120頁
開心就大笑,難過就哭,生氣就沉默然後才發怒,餓了就卯起來吃,睏了就把自己睡死,認真時就爆肝,有能力就給予,淋漓盡致的透澈生活,那是我,不完美,可是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正面思考很神奇,懷抱著希望過生活特別有元氣,每一天都有新的期待跟驚喜,最重要的還能訓練毅力,就算今天還不如預期,可仍堅信宇宙已為你排定到來的日期,只要靜靜等候你。
就這樣隨心所欲的活著,快樂的過自己的生活,大聲的吶喊、盡情的享受、熱情的微笑。愛我的,我便把你放在心上,不愛我的,我也不再需要為你認真。
每個人心底都有屬於自己不想說的故事,不揭人傷疤是美德,帶著微笑不表示心裡不苦,只是想勇敢面對每一天,一日當有一日的煩惱,我的信仰是這麼告訴我的,不要以為沒什麼好給人的,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都能讓人溫暖。
有骨氣的女人,得狠心放掉不適合的另一伴,不能將就著過日子,知道現在的痛遠遠不及以後的幸福快樂。當個有風骨的人,對自己下最狠的決定,寧可孤獨也不苟且的活著。
2016年7月18日,台股終於站上了久違的9,000點。和2008年金融海嘯時相比,應該算是台股的相對高點,「買」股票本就該更謹慎,而且更該把「風險」看得比「獲利」還重要。那麼,該不該「賣」股票呢?
對於初學的投資人來說,不論是買進與賣出,最難克服的門檻之一, 就是實際採取行動。我經常看到學員們聽任機會從自己的手中溜走,因為他們過於害怕而無法實際買進股票。更糟的是,有些學員們並不害怕買進股票,但是到了賣出的時刻,他們就嚇傻了,無法扣下扳機;如果遇到股價快速下跌的時候,這種行為的代價相當昂貴。
認同我投資理念的讀者和聽眾,應該都是屬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對股票一直充滿恐懼的人,因此常有人在我的演講場合,提出以下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我根本不懂什麼是日 K ,也不想賺 18% ,如果 0050 這麼安全,我可不可以買了就放著,每年領股息就好了?」
編按:武漢肺炎疫情、油價崩跌「兩大重拳」暴擊全球金融,台股更是下跌不止。此一災變對存股族而言,是危機,還是轉機?縱使部分專家已提前預備進場布局,也有不少專家建議在現今尚未明朗的局勢下,應以現金為王,不冒然進場接刀,以免丟失老本。提醒民眾,先釐清自己的投資目標,是否願意接受長期佈局,再決定是否進場。
我所學的正念派別向來強調對憂鬱症的預防。雖然當初我並沒有特別要選哪個派別,但機會來了我就去,學了以後我才知道為什麼我前夫的爸爸、前夫的阿公都有憂鬱症,為何我女兒未步入他們的後塵,來個憂鬱症大爆發。
我們從所有寄到我們辦公室的提問信函中,選取了130道最適合的問題,組織成幾個不同但彼此相關的類別。我想要強調的是,這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那些在股票市場上與各種現實問題搏鬥的真實交易者,沒有任何一道問題是編者揣測讀者的興趣而杜撰的。
在資本主義美國,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沒有醫療保險,一旦生病,醫療帳單將壓垮全家,孩子也別想上大學了。冰冷的現實就是如此,環環相扣、代代相傳,無以改善。
作者麥可.基奇斯(Michael Kitces) 擁有多種證照與資格,包括 MSFS、MTAX、 CFP®、CLU、ChFC、RHU、REBC、CASL 等等;他是顛峰顧問集團(Pinnacle Advisory Group)的研究部門主管,這是一家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哥倫比亞的私有財富管理公司,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高達$14 億。他曾經擔任《財務規劃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執行編輯,也是「基奇斯報告」(Kitces Report)電子報的發行人,以及網站 www.Kitces.com 上財務規劃部落格「書呆 子觀點」(Nerd’s Eye View)的作者。 除了經營網站,麥可也是個多產的作家與編輯,經常透過平面媒體、電台、電視發表評論。另外,麥可是「財務規劃協會」2010 年頒發「財務規劃之心」(heart of Financial Planning)的得獎人之一,獎勵他對財務規劃專業發展的貢獻。另外,他也得到許多其他的專業頭銜,被譽為產業「沉思者」(Deep Thinker)、「遺產營造者」(Legacy Builder)、「影 響者」(Influencer)、「驅動者與震撼者」(Mover & Shaker);他也被產業媒體選為「20 大最有影響力的人士」(Power 20)之一, 以及「財富管理新星」(Rising Star in Wealth Management)。
並不是因為漠不關心才當耳邊風。而是因為其中並沒有應該討論溝通的重點,所以聽聽就算了。如果在我聽過「可惡的他」或「可憐的我」這樣的內容後,能表示「真是辛苦了」「完全錯不在你」什麼的,與你站在同一陣線的話,確實可以讓你得到一時的安慰,甚至你還會覺得幸好有來這裡接受諮商輔導、幸好找了這個人商量等等,因為這樣而感到滿足。 不過,從明天開始的每一天將如何改變?難道不會因為再次受傷就又想尋求慰藉?到最後豈不是成為一種「依賴」?正因為如此,阿德勒心理學才要討論:「今後該怎麼辦?」
當夫妻步入40歲後,看到彼此的臉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悸動,甚至還會覺得煩,年輕時如此小心翼翼呵護的愛情,究竟消失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