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的許多遭遇,既然已經發生,若純粹把目前自己沒有勇氣的原因,歸咎於過去沒有被好好教養或對待,根本無濟於事,還是要願意面對現實,重新建立自信才行。
文章列表 共2873筆,顯示第115頁/118頁
聖嚴法師提出對世人有重要影響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既是面對人生挫折逆境的態度,也是循序漸進的步驟。
回顧歷史,許多企業財閥的創辦者,就是利用這種下跌局面創造出龐大財富。勝利組和失敗組的差別就在於,是否做好準備應對下跌行情。
從事保險業多年,一路走來,很多客戶都變成了朋友,我也看著他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理論上,當孩子踏出校園、進入社會,父母就可以卸下肩頭重擔,過起輕鬆的人生,然而,成年兒女無法經濟獨立,倚靠父母的收入度日,這樣的「啃老」例子也時有所聞。
「探訪病人前,務必打電話交班!」照會單上出現了一串不尋常的文字,原以為是病情複雜,沒想到卻是人事複雜。 在我撥電話之前,醫師就已經先找到了我。 「這床是一位『大哥』,他不久前已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現在情緒起伏很大,一直想把氧氣扯掉,什麼話都不說,一心求死。他太太是越南人,中文字只認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三個小孩裡面最大的十七歲……。」
好生活就是活出美好自我的生活。個人生活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自己,所以好生活就是讓自己感受到好心情,感受到對生活的滿足,以及對人生的意義。
每個人對人類的本性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相信人性本善,他們並不會以警戒、冷漠與懷疑的態度,去面對做善事的人,而是給予支持、尊重與溫暖的鼓勵。
過去我們都將「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奉為圭臬,拿寶貴的時間去換取金錢。但現在,我們必須接受「金錢就是時間」(Money is time.)這句新的至理名言,改用金錢去換取時間。深入了解之後才會發現,其實幸福的人一直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幸福的人會從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身上尋求安慰,而幸福感較低落的人,則會尋求金錢的慰藉。比起跟朋友一起吃晚餐,幸福感較低落的人更喜歡在街上偶然撿到錢,希望藉金錢上的獲利來消除壓力─就像喝了酒覺得肚子不舒服時,又再去喝酒來緩解症狀一樣。
第一次見到阿助伯,是一個讓人昏昏欲睡的午後,我坐在居家辦公室裡,兩眼無神地盯著電腦,正在進行無聊的文書作業,此時交誼廳傳來宏亮的歌聲,穿過我的耳朵,一時間睡意全消了。
保障險務必在生活費之後便優先買足,因為萬一真的下一秒就出事,你才會有大錢應急。有人會問,連緊急預備金都還沒存,就要買保障險?萬一臨時要額外用點錢怎麼辦?我的答案是:「借!」
許多人經常在私底下問我,該如何調高額度、遇到盜刷時該怎麼辦⋯⋯諸如此類的問題。信用卡額度到底是要高還是低?主動調降額度會有什麼問題嗎?
常言道:「我們要先愛自己」,但很多人不懂到底要怎麼愛?其實這份愛就是來自「內在父母」。你一定比你真正的父母還要了解自己,究竟需要什麼品質的關懷與支持。
當「我的狀態」是舒服的,沒有委屈與勉強,我就能傳遞更好的能量給身邊的人;當我對自己是負責的,我就能知道何時要照顧自己,何時有力量照顧別人;當我對自己是接納的,我就能享受自我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