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精選書摘

文章列表 3015筆,顯示第9頁/12頁

孩子出國念書、投資賠錢,父母該拿退休金幫忙?寧願直接給不要借...夏韻芬給忠告:金援前評估5件事

編按:如果你有一筆退休金,要給子女出國念書?做為孩子的財務緊急預備金?還是把錢留在自己的身邊?本書作者夏韻芬是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擅長用淺白易懂的語言,講述複雜、生澀的財經和人生議題,她就分享各種退休父母金援子女的故事。 夏韻芬認為,只要退休金充裕的人,都可以自由決定是否金援資助或是金額大小。但如果只有一筆退休金,還要幫嗎?夏韻芬認為,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努力把選擇最對,她也提出5點:評估自身財務狀況、界定幫助的範圍、鼓勵自立、給予而非借貸、明確溝通,從這5建議維持家庭和諧。

看殖利率買股票的代價!宏碁從股價60元買到15元,可成套在300元...從慘賠到退休金自由,他如何做到?

編按:作者Ryan爸爸是一位年約40歲的高中數學老師,當初因為嚮往教職退休金制度,放棄高收入的科技業,誰知才踏入教育圈沒幾年,政府就開始推動年金改革 。憤慨之餘,突然醒悟與其擔心之後領不到退休金,不如靠自己創造,於是展開了存股投資之路。 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誌」,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6年,也曾因為不正確的投資心態而損失慘重,終於在2024年股息突破百萬元關卡,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著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畫持續前進。

為何老人捨不得花錢、卻容易被騙?別掉進「保本穩賺」圈套...夏韻芬教你防詐騙:一輩子血汗錢要留自己享受

編按:當人生來到銀髮階段,財富自由、時間自主和心靈富仍被視為美好生活的目標,就因為自己邁向高齡,更要仔細擬定退休計劃,才能打造理想的人生下半場。 本書作者夏韻芬是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擅長用淺白易懂的語言,講述複雜、生澀的財經和人生議題,她就分享如何樂享人生後半場,正視「寂寞」議題,預防投資、愛情詐騙。同時,接受老化、讓自己健康老,把晚年人生過得更幸福、有尊嚴。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嘆「醫師從金飯碗變鐵飯碗」:讓負重前行的人得到應有報酬,台灣醫療才有希望

編按:吳明賢醫師師承陳建仁、林肇堂兩位教授、經驗豐富的他,從在馬祖研究,於台灣行醫的小醫師,一路走到今日台大醫院院長的位置,始終在探求何謂良醫、制度與機構如何成就理想的醫生和醫療環境。 他寫台大醫院如何從常德街一號,跨越濁水溪發展茁壯的歷程;他寫自己所見所聞的前輩、同輩中人令人感佩的做事風格和事蹟,注重精神的傳承;他直率記錄經歷新冠肺炎這影響全球的超級病毒時,他對醫病的思考、對時事的針砭。 「如果人生有值得熱愛的人事、一份自己覺得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幸福。」

存錢沒有意義?他靠投資致富「錢只是在錢包間移動,利息也是」讓銀行職員震驚了...一文搞懂金錢本質

編按:錢是生活中必要且不能少的重要工具,但這項工具卻沒有使用說明書,幾乎所有人都在沒機會學習「錢是什麼」的情況下懵懂地過活。 本書作者田內學原本是高盛證券資深交易員,也參與過日本銀行的利息改革,他發現,越來越多人懂得開源節流、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如果只為自己賺錢,不懂金錢的本質、經濟和社會的運作,即使賺大錢,最終只會淪為「金錢的奴隸」。田內學透過佐久間優斗的故事,讓讀者了解金錢的本質,透過怎麼「思考錢」,決定怎樣的未來。 國中生佐久間優斗,跟大多數人一樣,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自由,沒錢萬萬不能」,談到未來志向,他長大後只想賺大錢,做年薪高的工作。 有一天,在放學途中,優斗巧遇銀行職員──久能七海,七海聽說附近有棟神祕豪宅,住著一位靠投資致富的有錢人。兩人因緣際會拜訪豪宅,希望大富豪可以傳授賺大錢的祕訣。 優斗總是認為「有錢就能自由,沒錢萬萬不能」,不過書中的主角:大富豪「老大」提出了三道「錢的謎團」: 1.錢本身不具價值。 2.錢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3.所有人都存錢是沒有意義的。

富豪擺出「1億鈔票山」卻說只是10公斤紙片!什麼事比賺錢更重要?搞懂就送豪宅和1億...金錢奴隸的3個啟示

編按:國中生佐久間優斗在某天的放學途中遇到銀行職員久能七海,七海聽說附近有棟神祕豪宅,住著一位靠投資致富的有錢人「老大」。兩人因緣際會拜訪豪宅,希望富豪可以傳授賺大錢的祕訣,但他們反而得到3道金錢謎團:錢本身不具價值謎團、錢無法解決任何問題謎團、所有人都存錢是沒意義的。 大富豪說,只要能夠解開這3道謎團,除了不會成為「金錢的奴隸」,還會把豪宅當作禮物,送給解開謎團的人。於是,一個對未來不抱期待的青少年,一個想知道如何輕鬆致富的上班族,開始向大富豪學習金錢謎團背後的真相。最後,他們竟然獲得了影響一生的禮物,價值甚至遠遠超過豪宅。 本書作者田內學原本是高盛證券資深交易員,也參與過日本銀行的利息改革,他發現,越來越多人懂得開源節流、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但如果只為自己賺錢,不懂金錢的本質、經濟和社會的運作,即使賺大錢,最終只會淪為「金錢的奴隸」。

她25歲扛4500萬房貸淪月光族,如何6年翻身存千萬資產...揭「投資邊賺邊存」秘訣:用錢生錢,實現財務自由

編按:阿汝娜、周劍銓是一對夫妻,阿汝娜25歲就欠了近4,500萬元的房貸;周劍銓原本是紡織世家第三代,卻因金融危機家道中落,自己也失去在香港高盛銀行的工作。雖然家逢巨變,但夫妻靠著創業,到全球不同市場投資,從正確、專業的投資決定,6年就谷底翻身,從白手起家賺到千萬資產。 書中也提到,人一生只有不到2分之1的時間能工作賺錢,除了要有準備,就不怕環境瞬息萬變,還要把握有限時間,用錢幫你賺錢,那如何用2分之1的人生賺到一輩子財富?作者阿汝娜、周劍銓就把人生財富時鐘依年齡劃分為4階段,明確指出如何靠「人賺錢」、「錢賺錢」。

年薪百萬說沒就沒了!中年失業只能做2萬多的工作「我被淘汰了」...不靠死薪水,做對2件事實現財務自由

編按:本書作者阿汝娜自美國頂級商學院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MBA(企業管理碩士)畢業後,到香港投資銀行工作,年薪近900萬元。25歲時欠了近4,500萬元的房貸,每個月還完貸款就成了「月光族」,完全沒有投資的概念。 而她的丈夫周劍銓,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失業,32歲失去高盛銀行家的工作,從周劍銓的經歷可以發現,人生並不是一條向上的直線,一個人的財富和生活不是隨著年齡增長就一定會越來越多。 雖然面臨巨變,但夫妻在接下來的6年中創業,到全球不同市場投資,靠正確、專業的投資決定,用創業的財富來投資,再把投資經驗分享給客戶和學員,他們成功從谷底翻身,白手起家賺到千萬資產。 從他們一路奮鬥的經歷,整理出兩點值得大家謹記: 1.你現在的經濟狀況,是你過去所有行為的結果。 2.年齡很重要,改變更重要,任何時候開始改變都不晚。 書中也提到,時代在不斷變化,沒有人能一直賺錢,總有一天會被淘汰。要記得「主業謀生、副業求賺」,有準備就不怕環境瞬息萬變,從簡單2方向從副業找到未來價值。

李安獲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71歲還是老男孩,總能激起身邊人的母性:我的樣子很可愛,大家都原諒我

編按:71歲導演李安於2月9日在第77屆美國導演工會獎頒獎典禮上,榮獲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華人導演,頒獎人為李安代表作《臥虎藏龍》女主角楊紫瓊。 李安致詞時幽默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戴著老花眼鏡發表感言「我想這大概就是終身成就獎吧」,並感性說道,雖已獲獎無數,這座獎項對他意義非凡,因它來自他所摯愛的同行,能在這樣困難的時期相聚,一同慶祝,令人感動。 李安回憶起1995年以《理性與感性》獲美國導演工會提名,當時尚未入會的他,曾疑惑詢問主席,對方回應「我們不在乎」,並反問他為何不加入。李安笑稱,當時工會規定不允許劇組的第二餐是中餐,主席則高情商回應:「這就是你該加入的原因,因為你可以做出改變。」後來李安於1996年加入工會,真的做出改變,《臥虎藏龍》2000年上映時,工會宣布成立亞洲導演分部,讓李安直呼:「我很驕傲成為工會的一份子。」 李安的導演生涯橫跨不同語言與類型,從低預算到高科技,從獨立製片到商業大片,從國內市場到國際舞台。他坦言,自己曾登上年度十大佳片榜單,也曾被列入年度十大爛片,「無論結果如何,我每次來到這裡都覺得很快樂,也讓我想起,無論人生高低起伏,追逐夢想本身就是值得的。我希望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能是一所永不歇息的電影學校。」 李安感性表示,自己在台灣出生長大,今天能站在這個舞台上,就像實現了美國夢,「我是一個夢想家,而我的夢想不僅僅是個人的,但我的夢想並非個人經歷而已,它連結著我們的集體意識、內在世界與外在宇宙。」 李安認為,在某個程度上,我們的夢想是互相交融的。電影創作也是如此,由是一群人的合作與努力,是眾多藝術家的付出與貢獻,融合了他內心的所思所感,最後每一部電影都會成為集體奉獻心力的成果。 本篇人物專訪摘自鏡文學出版《子彈與玫瑰:十年訪談,三十場對話,十萬個為什麼》,原文刊自《鏡週刊》第一期(2016年10月5日)

「阿公房產留給我,妳是在不爽什麼」高中生拒絕上學嗆母:我不婚不生收租一輩子...好命的孩子為何擺爛?

編按:晚婚、晚生,加上經濟獨立也晚,象徵著現代年輕人的青春期往前後「延展」。然而,當10歲孩子就要用青少年方式因應,25歲青年卻無法獨立面對社會,爸媽該如何在管也不是、放手又不安的教養兩難裡,苦撐15年而不崩潰? 輔導、陪伴超過一萬個青少年家庭的資深校園臨床心理師告訴你:少緊盯、別老想、省規劃!把自己活好,就是把孩子教好的第一步。

做好3件事,就能財務自由!他股市慘賠,靠流傳2千多年的「致富心法」翻身...巴菲特也默默執行的投資法則

編按:和許多人一樣,本書作者達瑞斯.佛魯以為只要多吸收投資理財相關知識就能避免虧損,但他卻在股市中慘賠,甚至一度對投資失去信心,直到發現流傳兩千多年的智慧:斯多葛主義,他才終於扭轉心態與理財策略,並在財務上取得豐碩成果。 實踐多年「斯多葛投資法」後,他總結出投資致富的必經之路:投資自己、接受虧損、讓錢增長。就連股神巴菲特也默默執行「斯多葛主義」,隱住投資心態,就能改寫財富未來。 其實,投資、致富的關鍵不是你懂得多少知識,而是你有多擅長管理自己的情緒。愈能調適心情,愈能堅持下去;愈能堅持,愈能實踐投資策略,讓自己致富。

開會時突然被老闆問有什麼想法,腦袋一片空白?千萬不要嗯嗯啊啊「第一句話這樣說」2話術HOLD全場

編按:無論是求職面試、開會報告、提案簡報或是上臺演講,絕大多數的職場表達,本質上都是「說服」。其實,只要掌握溝通的基本原則,即使話不多,也能讓任何人都聽你的! 本書作者宋曉陽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培育無數播音員和主持人。在教學之外,她長期深耕職場溝通術,致力將主持表達技巧活用於生活中。同時也是APPLE、三星、字節跳動(抖音)等全球百大企業指定的職場表達培訓專家。 她指出,遇到需要即興發言的場合,記住六個字:「快張嘴、慢說話」。如果覺得發言不夠充分的話,可以借助「外腦支持」,向在場的人拋問題,最後,無論發言長短,都要記得「點題式收尾」,強化一下你的核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