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2872筆,顯示第5頁/8頁
編按:以ETF做為核心持股的孫太,目前年股息收入200萬,她以親身經歷分享,如何從月薪3萬的小資女,透過正確的理財方式及正念思維,重新開啟新的人生,42歲提早退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編按:加拿大籍知名華文作家李怡,本名李秉堯,曾先後草創《伴侶》半月刊、《文藝伴侶》月刊、《九十年代》雜誌。早年關注臺灣黨外運動,志切兩岸三地現況,悉力政經局勢發展,曾撰寫《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是華人地區重要意見領袖。 因立場反共,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李怡選擇移居台灣,2022年10月於台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壽86歲。獲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明令褒揚。 2022年6月,李怡與《九十年代》台灣版負責人邱近思在台北登記結婚。《我與李怡》這本書是作者邱近思在李怡離世之後的療傷之作,也是她允諾心愛之人,以文字還予一個完整人生的作品。 本文摘自摘錄自《我與李怡》,同時是李怡《失敗者回憶錄》未完成的篇章。
生命本就充滿遺憾,過好活好才是人生的課題。
編按:88歲藤本茂老先生,人稱「日本巴菲特」的股市波段交易傳奇!他出生在貧困的農家,只有高中畢業,沒有投資理財背景,靠著在寵物店打工、經營麻將館賺進第一桶金,在股市中累積出18億日圓資產(約合台幣4億元)。 藤本茂可說是難得一見,完整經歷了多個全球景氣循環的投資人,走過昭和、平成、令和三個時代共計69年的股票市場,度過了日本泡沫經濟崩潰、阪神大地震、網路泡沫化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憑藉著穩健的交易紀律,他在泡沫化時期還維持著充足的現金,甚至能帶著太太去瑞士遊玩。 每天晚上8點睡覺,凌晨2點就起床準備交易、研究美股盤勢、全面蒐集各類付費及免費資訊,並用三台電腦+三本筆記隨時記錄交易;每日平均實現獲利超過47萬日圓(約合台幣10萬元),交易表現好的時候,單日實現獲利甚至高達1,000萬日圓(約合台幣220萬元)。認為自己絕對不是靠運氣,而是靠著用功+紀律+冷靜,才能在茫茫股海中賺錢至今。
編按:「財富自由」是許多人渴望卻總覺得遙不可及的夢想,事實上具有安全感的富足生活,並不是資產的帳面數字要累積到千萬元,而是我們能否創造長期而穩定的持續性現金流收入! 理財達人郭俊宏靠一套「以息養股月月配、放大投資報酬率」的ETF投資心法,10年內達成月領10萬元配息的目標,累積千萬財富、實現財富自由,不但每月能產出持續性現金流收入,每年還能參與股市的市值成長,50歲不再為錢工作、提早退休。
20歲沒沒無聞,30歲壯遊成名,40歲的我,反思來時路,逐漸慢慢理出一些屬於我這年紀的中年生活哲學。
編按:作者RYAN爸爸是一位年約40歲的高中數學教師,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誌」,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6年,曾因為不正確的投資心態而損失慘重,終於在2024年股息突破百萬元關卡,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著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畫持續前進。
編按:「為了省錢,大賣場一條吐司,我可以吃一個禮拜!」從小窮苦度日,為錢所苦的孫太,以ETF做為核心持股,存股千張00878、42歲提早退休,年股息收入200萬,她如何做到的?
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金錢問題時,這其實正是一個非常好的溝通機會。媒體大亨魯柏• 梅鐸(Rupert Murdoch)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更是兒童的教育中心,這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之一一樣。」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今年36歲,9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專業投資人、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 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三年級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短短兩周就賠光(更曾有一晚就噴掉800萬日圓的紀錄)。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 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 他33歲時就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在新書中,他以自身的投資經驗、68個QA形式,教你學會挑出穩賺股,不管你是投資小白、想進階的存股族,還是總賺少賠多的老手,都能培養讓獲利放大翻倍的驚人選股力。
編按:作者裵貞媛,是韓國世宗大學兼任教授,在校開設「愛情通識課」,系統開放3秒就額滿。課中獨有的「約會作業」,吸引《華爾街日報》、美國CNN、新加坡亞洲新聞臺、法國電視六臺(M6)等媒體爭相報導。 「教授,您為什麼開這門課呢?」 「因為談戀愛,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真希望我自己20歲時就讀過這本書。」
我在2022年看了一篇文章〈錢若沒能讓你快樂,那大概是你沒把錢花在對的地方〉,突然有所領悟:只要懂得用錢,錢就能讓你快樂。 坦白說,這輩子要是從來不曾按照自己的意思生活,從來沒想過自己怎樣才會快樂,純粹就是還清債務、存錢、累積財富,直到生命的盡頭,那可以說一點意義也沒有。 這才是我們理財的目的,不是為財務獨立而財務獨立,而是創造一個能自由運用時間與金錢,至少能運用得好一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