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寶瓶文化

文學、教育、視野、生活、後青春。向自己提一個問,讀一本書,去探觸、延伸生命的邊界。

寶瓶文化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文章列表 113筆,顯示第3頁/6頁

「你去跟你爸講,他是不及格的爸爸……」

「你去跟你爸講,他是不及格的爸爸……」

傳聲筒也很容易成為被操縱的棋子,被指使久了,好像也變成「我應該如此」,背起家中的問題,但卻無法真正解決。

「你看我今天有什麼不同?」 15個找死的回答

「你看我今天有什麼不同?」 15個找死的回答

「你看我今天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好男不與女鬥」?

為什麼「好男不與女鬥」?

很小就聽爸爸教誨:好男不與女鬥。當時我以為這是紳士風度,後來才明白純屬自保,不打必敗的仗。孫子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和女相鬥,我們男人零勝算。

一直在等待爸爸認同的四十歲兒子

一直在等待爸爸認同的四十歲兒子

他無法尊重自己,因為「尊重自己,就等於背叛父親」。

「沒關係,反正我就是沒人愛。」

「沒關係,反正我就是沒人愛。」

在華人文化的生活裡,我們往往被教育:不要跟別人辯駁,要忍讓,要犧牲……而這些特質更助長情緒勒索的發生。

你會因為寂寞而談戀愛嗎?

你會因為寂寞而談戀愛嗎?

很多戀愛並不是因為「一見鍾情」、「欣賞」、「自己喜歡的類型」,而是因為孤獨與不安而開始的。

朋友 重質不重量

朋友 重質不重量

你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遇見真正對你有幫助的人,你將會慶幸有機會遇到他們。和那樣的人在一起,你不需要勉強擠出虛偽的笑容,也不需要附和一些無聊的話題,更不需要一起說別人的壞話,或是擔心對方曲解你說的話。

你害怕孤獨嗎?

你害怕孤獨嗎?

你不是因為「一個人的狀態」,而是因為覺得「一個人很悲哀」的想法,讓你對孤獨感到痛苦。

「一個人」很悲哀嗎?

「一個人」很悲哀嗎?

形單影隻就是不好,就是很丟臉,就是很沒面子?

令學生聞之色變的老師

令學生聞之色變的老師

盼望當孩子大了,離開學校的時候,回想到我的時候,嘴角能露出悠揚上升的線條。我想,這是對一位老師最佳的禮讚了吧!

這樣交朋友好嗎?

這樣交朋友好嗎?

有時候,在努力認清事情的本質之前,我得緩一緩,先爭取一點時間認清自己。

聯絡簿的「客訴」,是媽媽的罩門

聯絡簿的「客訴」,是媽媽的罩門

孩子要先意識到一個「好的自己」,然後才能從這個自己出發而感覺自責吧!

一個人真正的「長大」

一個人真正的「長大」

當你滿十八歲生日的那一刻,你也許「成年」了,但你不會突然就「成長」了。成長,是經歷過一些事、有了一些領悟、獲得了一些啟發,並對生命採取了另一種高度的眼光。

又被頂嘴惹毛了!

又被頂嘴惹毛了!

是非判斷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透過學習與辨證,逐漸累積清明的視角。但真正成熟的界線,或許只能靠孩子在「禮貌與衝撞」的經驗中,學會尊重和感謝吧?

為什麼要尊重別人?十個你該尊重每一個人的理由

為什麼要尊重別人?十個你該尊重每一個人的理由

每一個人身上,必然有幾個值得你學習的事物;但前提是,你得先尊重他,才能看見那些事物。如果你不尊重一個人,你會視他為透明人、障礙物,或視他為令你眉頭一皺的風景,甚至會妖魔化這個人。

難道媽媽都喜歡跳針碎碎念嗎?

難道媽媽都喜歡跳針碎碎念嗎?

我們總是費力地想帶領孩子把心裡的話說清楚,但麻煩的是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也只是「習慣」這麼說,並不真的清楚自己心裡的話是什麼。

每個人都必學:「抱歉」課

每個人都必學:「抱歉」課

在現代的校園中,帶著學生學習道歉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道歉是一件美德,但前提是知道為什麼要道歉,而不是為了道歉而道歉。不懂得道歉的人是可笑的,因為他眼中只有自己,他有個如水壩般高漲的尊嚴,認為只要說聲sorry,水就會崩堤而出,尊嚴將覆水難收。

為什麼老是講不聽啊?!

為什麼老是講不聽啊?!

從他律到自律,需要相當程度的認知和語言能力。即使再誠懇,要「把話說清楚」確實不容易。孩子的語言能力不足,成人則是節奏太快,我們多半都對「說清楚」這件事無能為力。那麼,能不能先不急著讓孩子以紀律來處理衝動呢?

哪個媽媽愛當生氣巫婆呢?

哪個媽媽愛當生氣巫婆呢?

孩子們的成長,不正是如此嗎?總是在不斷認清,或者慢慢釋然。那些打擊他們的,不盡然都來自眼前大吼或是拒絕的媽媽。其實,某部分是來自於心裡幻想、期待著的那個──無微不至、有求必應的母親。

談孩子的媽寶/爸寶型拖延:「反正你會幫我做!」

談孩子的媽寶/爸寶型拖延:「反正你會幫我做!」

孩子有媽寶/爸寶型的拖延,怪不得別人。這句話很殘酷,不見得所有家長對於有這樣的親子關係都願意承認。但我們還是必須面對,否則將會在無形中加深孩子的拖延問題。

面對孩子的「等一下」,我該妥協嗎?

面對孩子的「等一下」,我該妥協嗎?

有時,父母容易對孩子的提問表現出不太在乎的樣子,甚至因為想敷衍了事而以「等一下」三個字來擺脫孩子的糾纏。日子久了,孩子也以同樣的方式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