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重磅觀察

范疇
曾在台灣、新加坡、美國、中國創業已逾30年, 涉及教育、數位出版、風險投資、區域經濟開發等領域。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與中國無關》、《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作者。

文章列表 278筆,顯示第19頁/22頁

中國將大舉收購台灣公司

在中國「打老虎」的勢頭下,各個老虎保護自己的政治正確之道,就是投資入股,甚至收購台灣的企業,「錢擺台灣」將成為顯學。

選誰做總統?

從原則的堅持、用人的哲學能看清一人的「本質」,但台灣中老年人沒有追究領導人本質的習慣,年輕人對此也見識甚少,總統大選已陷入危機。

看懂中國經濟的三隻眼睛

中國經濟放緩,讓許多人感到突然。想要看懂中國,若只讀枱面上經濟報告誤判是必然的,應從經濟眼、政治眼以及社會眼這三隻眼睛來觀察。

台灣、中國在怕什麼?

世界在變化,但台灣人民還是怕政府「一黨獨大」,中國人民則怕政府「放鬆集權」,似乎被自己傳統的體制文化給綁架了。

「人貴經濟」vs.「人賤經濟」

歐洲人力供過於求,但他們選擇自動化的人貴經濟;台灣則走向超工時、低薪的人賤經濟。路線利弊或有不同,但長期在人賤經濟的習慣下,新思惟是不可能的。

雅典.此時.此刻

一到雅典,就能感受到這個國家實質上已經破產的氣氛。不過雖然大多數雅典人得勒緊腰帶過苦日子,會說多國語言的人還是有錢可賺。

沒有「統一」只有「天下」

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以現代《國際法》內的主權要素來「統一」中國,那麼將永無寧日,不如重拾模糊的「天下」概念,先把中國內部理順。

台灣靠什麼「產品」吃飯?

「產業」一詞,將不再適用於10年後的時代了。用「產業」思惟規畫未來經濟,可能是台灣政府的最大盲點之一。

理財與理權

缺少專制大國在「理權」這件事上所面對的環境壓力非常重要,一旦缺少這份理解,往往導致台灣社會拿自己對「權力」的經驗,誤判了彼岸現象的含義。

「台灣人」的定義

「台灣人」的定義,在政治上已經死纏爛打幾十年了,其實,只要願意在台灣生活納稅、合乎條件的,應盡快給予居留身分和公平待遇。

中國「內政化台灣」的社會衝擊

在台灣被中國單方面「內政化」之後,台灣的平民社會秩序還會受到什麼樣想都想不到的衝擊,你能不關心政治嗎?

「大數據」實質統一台灣?

若中國日積月累掌握台灣社會的大數據,不管透過晶片台胞證,或中國製手機、通訊App,它可以用來做什麼?用此來收服台灣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