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0年專業投資經驗,曾擔任基金經理人,也參與過私募基金的運作,偏好以創業者的角度看投資,文章深入淺出,常讓閱讀者有意猶未盡、茅塞頓開的感覺。
做資產分配的時候搞錯方向,種錯因,當然結不出期待中的果。在理財時卻做發財夢,擔了不必要的風險,導致保護財產的目標落空。
現在是資金壓倒獲利,等到熱錢退出,行情翻轉時,也就是底部。只是,屆時恐懼將取代一切,大家又賺不到錢。空頭市場可以買股票,只是記得拉高安全邊際。
只要看國際版新聞,哪裡有壞消息,就去買那裡的指數,如果加點槓桿,應該能把去年虧的賺回來。這種價格與價值的錯亂,就是金融市場迷人之處。
徒統計不足以自行,要找出背後的因果關係,才能做決策依據;以歸納法得出的結論不是定理,隨時會被新發現的案例推翻。
看遍所有分析,再樂觀的都編不出消費會成長的故事。假如終端消費沒到底,景氣如何到底?所以這波行情還是要當成熊市反彈,而非牛市復甦。
台灣放款利率不到兩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利差在三%到四%的中國大陸,就顯得很有吸引力。不過這塊市場大餅,如何吃是個問題,代價也是個問題。
沒有哪個國家有足額的退休金準備,而這卑微的提存,在通膨蹂躪後更加渺茫,最多人使用的定存,是犧牲最大的族群!
景氣衰退之於經濟體,就跟感冒疫情相同,雖然每次都有新變種,但也有如同洗手、睡覺這等亙古不變簡單的處理原則,有事也別亂吃藥,以免產生抗藥性。
買REITs加減收點利息,一定比放銀行存定存要好,又可以對抗潛在的滯脹危機,等景氣好轉再換檔到股市去賺資本利得,應該是很好的避風港。
人性不變,泡沫之所在,即利之所在。下個泡沫已經形成的是政府公債,除了保險公司之外,其他人可千萬別再碰了。
早起的鳥兒不見得有蟲吃,但是早早飛走的鳥兒,逃掉被獵捕的機率高得多。所以,寧願錯失反彈的機會少賺一點,也不要承擔崩盤的風險。
在見到總體經濟指標好轉前,政府印鈔票的創新舉動會層出不窮,確保未來幾年的物價創新高,但不是現在,也不是下一季;明年有可能,後年機率更高。
接下來是財報公布、開股東會、報稅旺季。在這之前融券放空有強制回補壓力,形成股價低檔支撐;在這之後,醜媳婦得見公婆,通常是一年中行情最差的時候。
人類因懷有希望,而陷入各種非理性狂熱的樂觀情緒毫無根據,那麼,不抱任何希望的悲觀情緒同樣也是毫無道理。無論前景看來多麼黯淡,後來總會變得更好。
在結構改變前,金融股碰不得,就算股價已跌得很低,還有更低的可能。遠的有日本的殭屍銀行,近的有美國投資銀行,都是結構問題,個別銀行是挺不住的。
除了給老婆、女友當飾品,給小孩補蛀牙,就別折騰拿黃金當投資品。至少不是這價格,至少不是在通貨緊縮的時代。
要不要買黃金?投機,有機會,但是身手要敏捷;保險,就別問回收機會,有空拿出來玩玩當成擺設品;投資,免了吧!
要公布年報,投資人與學生一樣,發成績單的時候都是最虛弱的時候。總是要等到財報公布,才發現公司的業績有多糟糕。這類比不是預測,是可操作的分析。
現在的強勢,一是資金、二是政策行情,最重要是跌深反彈。能不能走遠還是看基本面。台股冀望分享大陸基礎建設有很大機會,但要靠A股行情拉動,就危險了。
現在,降息的趨勢只表示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對股市不再是利多;反而當通膨又露出苗頭,各國央行開始加息之日,才會是下一波大多頭的集結號。
目前不只台灣公司會緊縮,任何一家可以安然度過這次危機的企業,都在做相同的考慮,怎樣收縮、提高現金流求平安,因此在形勢穩定前,投資一定是萎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