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月涵 美商花旗環球證券台北分公司董事總經理及 研究部主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曾任 台灣區美林投顧總經理、月涵投顧總經理。
去年底的滬港通,讓中國境內飽受壓抑的資金有了宣洩管道;而過去一個月港股的飆漲,可能只是即將引爆的壓力鍋旁冒出的水蒸氣。
中國為了與美國唱反調,經常與那些惹惱老美的國家打交道,一旦美國與伊朗關係和緩,中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將大幅削弱。
透過貨幣政策刺激所帶動的經濟成長僅是表象,為出口商尋求低成本策略,最終注定失敗;穩健的國內消費,才是最可靠的成長來源。
美國政府可以無視北京的反對,支持台灣的軍事國防,或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但事實上,美國謹慎地不惹惱中國,不讓中國感到威脅。
靠著單一產業的成功來維繫經濟體的發展,遠不如平衡式經濟結構,更禁得起環境的衝擊,也能維持較長的優勢。
雖然南向發展並無法完全解決台灣就業機會不足等問題,但仍提供了一些彈性空間,在積極擴張海外經濟體之際,也有機會在台灣建立上游和服務產業的競爭優勢。
2005 年至06 年,儘管M1b成長率低於M2,但加權指數還是由6000 點漲至7800 點,跌破市場眼鏡,而這個情境,可能再度上演。
北京政府願意代替西方國家,來承受經濟疲弱的痛苦,以取得全球的領導地位嗎?盯緊人民幣的動態,就會知道了。
台灣的銀行近來積極在亞洲地區擴大營運版圖,成為東南亞出口至已開發市場的重要管道,如同過去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一般,是頗令人振奮的展望。
商業利益應該是以投資報酬率來衡量,而非只看營業收入。業者把「廉價」的東西以「高價」出售,不但嚴重損害台灣形象,也限縮了觀光產業未來的發展。
各界對歐版QE已心裡有數,全球金融市場也早已充斥著美國QE所帶來的流動性,如今,ECB宣布採取積極的QE政策,美國若再升息,可能導致美元更進一步走強,恐怕會燒熄剛剛冒出頭的復甦火苗。
瑞士央行決定讓瑞郎與歐元脫鉤,造成全球大震盪,瑞郎不貶反升;更令人憂心的是,今年全球面臨通縮問題,歐元區恐雪上加霜。
美國與中國擁有龐大的頁岩油、氣蘊藏量,可以就近使用這些能源,意味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儲存、運輸和保險成本大幅降低,更別提政治風險和供給的不確定性也跟著下降。
金管會擬開放金融機構提供境外投資商品給國內客戶,遭部分團體杯葛,若要讓金融加速自由化,關鍵在於各項子法間的合作配套。
這一波的油價暴跌,讓全球消費者口袋多出六千億美元以上資金,若這些錢都拿來消費,將帶動全球GDP成長,但產油國也損失同樣的營收。
社群網站是一個新權力架構,就如同當初的印刷機和有線電視一樣,鼓動數以萬計的人們,就算這些運動還稱不上成功,但再給一點時間吧。
照理說,高漲的油價人人怕,那麼,當油價下跌,大家應該「欣喜」,但市場對這波油價下跌,尚未反映利多,反倒籠罩不確定性。
美國共和黨以中國反對為由,作為不簽定溫室氣體減排協定的藉口,但諷刺的是,習近平竟成了歐巴馬政府的強力後盾。
除了美國之外,實在很難有充分的證據說服我們:全球經濟正在加溫,以致升息是無可避免的選擇。
三星的挑戰是,高階機種有蘋果、低階有小米的兩頭夾擊。蘋果有App、音樂等額外的獲利能力,小米則在中國站穩腳步,而三星呢?
經濟低迷期間,再友善的鄰國也會築起貿易壁壘,儘管北京大釋善意,但亞洲國家仍須面對更進一步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