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511筆,顯示第29頁/32頁
未來能源價格走低可能會是個新趨勢,屆時將出現另一股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美國能將是重心。
在德國主導下的歐洲,或許會過的更好,也更有可能達成二戰後整合歐洲的目標,但歐洲本質也將改變了。
空頭市場反彈的結束,似乎都落在成交量的高峰,這意味著多數投資人都買在高點,然後在眼睜睜地看著股市一路下滑。
臺灣一直欠缺純粹科學方面的投資,而目前IT產業相當流行專業訴訟,這讓我們處於不利的位置。
美國的兩黨政治,讓第三黨根本進不了白宮,不論哪個政黨勝選,兩黨分化的國會,肯定會由一位走中間路線的總統居間調解。
在這波通膨循環中,中國若太早鬆綁信用緊縮措施,將會嚴重損及中國對抗通膨的決心,未來解決問題將更形艱困。
中國一旦取消信用緊縮,將更有利於台商。如同山林大火過後,雜木劣林被摧毀殆盡,騰出空間給健康數木成長、茁壯。
當占領華爾街運動如火如荼之際,實在沒有理由繼續同情銀行業,除非銀行財務能恢復健全,否則對經濟前景也不容樂觀。
美國1913年正式實施所得稅制度,緩和了貧富差距的問題,如今看來,這也應該是占領華爾街這群人的基本目標。
每年耗資五百億美元研發的生物醫學產業,只製造出二十多種新藥,平均每項新藥的成本超過二十億美元。這樣效益頗令人失望,主要是美國的臨床試驗制度,需要大量的病人參與,以致半數的臨床試驗大幅延宕;其中八至九成的延誤,是因為找不到足夠的病人參與試驗造成的。此外,參與病人的資格限制,也是導致費用大增,且難以控制的主因。
若日本只是債務展期應不成問題,但參與退休計畫的勞動人口下降,退休基金供給減少,屆時支應預算赤字的資金恐將不足。
市場並沒有朝著聯準會希望的方向發展,或許這才是讓市場下得花容失色的原因,因為聯準會似乎撐不住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