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3090筆,顯示第213頁/216頁
台股持續在萬點之上,但股價不到三元的公司居然高達14家,這些企業的經營者是積極整治,或是存心擺爛,投資人都會給出評價。
前陣子巧新爆內鬥,市場都還不知發生什麼事,股價卻先行跌破年線,似乎在向投資人預警。隨著石呈澤跳槽健信,健信股價聞訊飆漲。間接印證了股價表現似乎有預知市場的能力。
新的稅法修正後,內資稅負仍比外資重,但已有改善。稅改是找回台灣競爭力的重要手術,希望小英政府在接受社會各方意見後,可以修出一套適合台灣運行的新稅制。
台股指數站上萬點已達70個交易日,超越了1990年寫下的65個交易日紀錄,然而這兩次長波萬點行情卻有很大的轉變,本國投資人幾乎作壁上觀⋯⋯
金融海嘯後,全球央行狂印鈔票,造成市場資金氾濫,股市已出現9年大多頭。但隨著美國聯準會帶頭縮表、興登堡凶兆出現等原因,投資人應慎防未來的投資風險。
獨具慧眼投資大立光,從400萬元暴增至400億元,不是夢!90年代迄今,世界超大型企業如美國FAAMG、中國阿里巴巴和騰訊,更締造不少投資傳奇。
台積電的成長堪稱台灣之光,上市至今,市值膨脹118倍;如此成就,恐只有FAAMG可比擬。它曾經與聯電實力在伯仲之間,現早已拉開距離,這樣的情節彷彿也在亞馬遜的故事上演。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大動作「東進」,讓白宮擺出「超級記者會」歡迎他,當全球不斷推出減稅爭取外資,反觀台灣卻一路加稅,郭董選擇前進美國,值得政府反思。
許多中資喜歡透過海外購併藏錢,2016年總購併金額高達2240億美元。但在習近平的關注下,大肆進行海外購併的中資,恐成十九大後金融大清洗的目標。
台股站穩萬點,近年吸引大眾投資的生技新藥股卻頻創新低。問題除了估值過高,新藥公司更要重視如何創造營業額、貢獻獲利,產業才會有未來,否則永遠都只停在「買夢」的階段。
當企業市值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必然引來政府的監管,未來世界的局面,一定是「大科技」與「大政府」正面交鋒,但吃虧的是沒有公權力當後盾的企業。
從iPhone售出逾10億支、臉書每月用戶超過20億,到Google扭曲搜尋結果被罰天價;這些事件都標示著同樣一件事,全球競爭集中化,而且贏家通吃的現象愈來愈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