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在《我的奮鬥》裡說過一句話: 希望那些喜歡用「槍打出頭鳥」這樣的道理教訓年輕人,並且因此覺得自己很成熟的中國人有一天能夠明白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有的鳥來到世間,是為了做它該做的事,而不是專門躲槍子兒的。
文章列表 共46筆,顯示第2頁/3頁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是這麼評價三毛的:「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
高曉松曾談過他對「四十不惑」的理解:「沒到40歲的時候,以為『四十不惑』的意思是到了40歲就想明白了,之前不懂的就能懂了。等到了40歲後,發現『不惑』的意思是你不明白的事都不想明白了。」
剛畢業那會,上班最熱切盼望的事,是踩點準時下班壓馬路和煲劇,真正印證了畢業那會對自己立下的誓言:“老娘終於畢業了,想幹什麽就可以幹什麽。”其實也蠻羨慕當時自己的純粹,沒有焦慮感,也不想走捷徑,職場上也沒有什麽大抱負,就覺得終於畢業了、自己靠自己了:我的人生開始真正由我自己做主。
認識R時,他的起點就很高。 因為是重點學校畢業,在校時期參加了大量的社會實踐,明顯看起來甩同齡人一條街。 畢業時可供選擇的offer也很多,後來R聽從了家裏人的意見,選擇了當時看起來相對穩定的國企崗位。 正式上班後,幹勁十足,每天早早起床、熱情洋溢地抵達辦公室。
身為一個最不應該有時間的職場媽媽,家境普通,學歷普通,毫無寫作經驗,在Angie在三十歲之前,年寫作平均量不到一篇。我的斜槓青年探索故事已經一一呈現給大家,接下來從方法論的角度,給大家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