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0年專業投資經驗,曾擔任基金經理人,也參與過私募基金的運作,偏好以創業者的角度看投資,文章深入淺出,常讓閱讀者有意猶未盡、茅塞頓開的感覺。
中國的經濟好,對投資A股沒意義,但對投資台股、美股或其他地區有意義,因為做中國生意的公司很賺錢,投資人會從這些公司身上賺錢。
當台灣人開始認同自己在這片土地創造的價值,相信台幣會回到應有水平,那些政府知道或不知道的海外財富一定會班師回台,這是央行恐懼的。
貨幣戰爭開打,世界主要國家少不了印鈔票的戲碼,過多的貨幣就是資金行情的源頭,不過民國百年後的行情,不適用以前借低利貨幣投資高息貨幣的模式。
GDP等經濟指標已無法正確反映一國真正實力,傳統意義的高成長,不表示實力堅強;反之亦然,許多處於高原區的經濟體,雖然成長率不怎樣,實力反而被低估。
只要有夢——也就是市場中俗稱的題材,股價就有機會漲;至於是龍是蟲,明年再說。這就是為什麼每年這時候,都會提醒讀者的預算作夢行情。
假如M型社會是我們要面對的真相,我希望能往右邊靠,而不事向左沉淪,成為被救濟的對象。因此,要向M型的右邊族群學習。
最近買股票的,其實心裡想的就是:台股萬點!其實利空消息還是很多,缺的是「新」、「有震撼力」的利空。真正拖著台股不上萬點的,只剩內心的恐懼了。
美國從伊拉克撤軍,達到名義上的目標,但,這是勝利嗎?台灣央行喊著要打壓炒房,但彭淮南捨加息良策不用,資產價格會擺著擺著就上去了,但,這是勝利嗎?
霧裡看花弄不清,其實霧裡有花,只是大家不相信。對於景氣,就業數字已經轉向,其他數字更明顯,沒被承認。
想透過加租提高收益率,是阿婆生子,很拚;想利用惡意攻擊創造短線題材,也不可行,所以即使台北房產漲一倍,地產基金卻還是漲不到一成。
近廟欺神,不珍惜身邊事務是人之常情,因此最不看好台灣前途的是台灣人,所以投資人買海外基金的勁頭比買台灣資產熱中百倍。有檔高配息債券基金,在台灣銷售金額超過新台幣三千億元,與投資台股的基金總額差不多。
想去基隆,結果在汐止交流道就離開高速公路,怎麼辦?要不放棄去廟口吃天婦羅的欲望而回家,要不找回正確的路繼續走,還能怎麼辦。
假如世界先進要併吞聯華電子,小吃大且惡意地攻擊,造成的股價波動幅度就不會用百分比,而是倍數了。然而的事不會發生,因為台灣的資本市場不夠貪。
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提高,同時也提高通訊廠業績,對台灣影響更大的舊經濟:「Wintel」,英特爾、微軟獲利都比蘋果更傑出。第四季一定比現在那些研究報告說的好。
七月都要過了,旺季還會遠嗎?再怎樣,第四季的消費,就是會比第二季、第三季強。最近很多分析師出報告說,今年旺季不旺,這是看著眼前的數字講未來。
上屆的冠軍,往往被視為本屆的熱門隊伍;這些投資銀行用來預測的工具,往往就建立在這樣的邏輯,以為現狀會持續,忘了不斷變動才是歷史常態。
與股市相同,這波的加息潮,對債市也沒影響;對房市,相對威力比其他品種大,但也只有調節之功。原因是上期說的,錢太多!
「沒有分解者,不算真正的生態。」這句話,不僅適用於園藝,也適用於資本市場。台灣的證券圈,正是缺乏不討喜的食腐者與分解者,才會偏離應有的道。
五月繳稅,六月股東會旺季,七月開始配息;配息有多少會流到市場上雖然還是未知數,但怎樣都好過放定存被通膨吃掉,所以一定會有部分回流市場助攻。
誠如王金平所說,鴻海的問題就是台灣問題。因此,藉由這次工潮,台廠的代工價格有機會調整,不知道乘機從保三拉到保五、保六,趁早關門算了。
媒體對希臘的報導,好像把當時的分析國名置換一下就拿來發表,投資者的恐慌也完全複製。但美債不可投資的話,錢要放哪?歐元不可買,錢要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