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378筆,顯示第8頁/11頁
昨天(29日)我參與主持《今周刊》「台灣大未來」論壇,與談人是晟德董事長林榮錦與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董事長黃日燦,會中談到台灣企業過去「轉進」多但「轉型」少,另外也談到台積電赴美投資案的成本與成效等問題。由於正值台灣企業選擇投資美國市場的關鍵時刻,我認為這些討論相當有價值,值得與大家分享。
根據外媒報導,在Meta、微軟等大廠領頭號召下,包括輝達、高通、索尼互動娛樂、Epic Games等33家元宇宙重量級業者與組織組成元宇宙標準論壇(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MSF),共同制定產業發展標準,至於宏達電所屬的全球XR協會(XR Association,XRA)也加入此論壇,宏達電將成為此次唯一加入MSF的台灣廠商。
國內生技業併購大戶保瑞藥業公司,繼5月宣布以15億元收購伊甸生醫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業務在台資產後,上周又宣布斥資60億元收購安成國際藥業(以下簡稱安成藥)。保瑞原本就是台灣最大的小分子CDMO藥廠,如今加速收購動作,展現挑戰全球CDMO市場的企圖心。
講到台積電的競爭優勢,很多人都會立即想到製程技術,例如5奈米、3奈米何時量產並達到規模,還有可以超前對手三星、英特爾多久時間等。這些當然都是台積電非常關鍵的競爭力,但這些大家都談很多了,今天我要談的是另一件事。
永昕公司 5月底召開股東常會全面改選董事,美國學名藥天王、泰福-KY創辦人趙宇天成為新任獨立董事。晟德、永昕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此舉宣示,永昕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生物藥CDMO(專業醫藥委託開發暨生產製造)市場上全力衝刺的決心。
三星昨(31)日發布聲明表示,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與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近日在南韓會面,討論在數個領域展開合作。市場預期,隨著半導體晶片微縮難度越來越高,為了在晶圓代工領域和台積電比拚,雙方合作可能性將因此升高。
近來有關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及雙虎合併的消息很多,但同樣從面板起家的元太科技,近來股價已悄悄突破200元,成為面板行業中的一匹黑馬。元太科技是如何從過去不被重視的面板小老弟,到如今成為產業中的領頭羊?電子紙E-Ink又是如何制霸全球,取得超過九成以上的獨占地位?
日前群創光電傳出,今年董事名單不見大股東鴻海集團推派的法人代表參選,引發投資人擔心鴻海將切割,讓群創股價再創低點12.75元。
全球IC設計產業再現併購潮,美商邁凌科技(MaxLinear)昨(5)日宣布以38億美元總金額、溢價48%收購來自台灣、在美股掛牌的慧榮科技,兩家公司合併後年營收有機會挑戰23億美元,並躋身全球IC設計業前十強。 這個合併案有幾個重要特色,也有好幾個重點可以觀察,值得進一步分析。
近來大家很關心Web3.0的發展,包括去中心化、對抗威權和社群參與等,形成改變網路產業的一股新力量。
4月初,理財作家張真卿出版《台股超完美風暴後的大榮景,台股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一書,預估在2023年底前,台股將崩跌至10年線,也就是台股指數1萬點及1萬1000點左右,此項預測與目前市場主流看法不太一樣,但台股近來跌跌不休,外資不斷賣超,又讓此項預測變得更加令人不安。
日前參加「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dical Excellence Taiwan,簡稱MET)的揭牌儀式,包括生醫行業重量級產官學研等貴賓都到場,其中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張鴻仁談到「台灣醫療如何國際化?」的演講,是近幾年我聽到最針對問題核心提出的觀察與建議,我也整理在這個專欄中與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