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科技點評—林宏文

曾任經濟日報記者、今周刊副總編輯,目前為財經節目與論壇主持人,長期關注產業發展,投資趨勢與國家競爭力等議題。

文章列表 369筆,顯示第7頁/10頁

明明攸關美國半導體利益,為何晶片法案頻頻卡關?這2個原因是關鍵

眾所矚目的縮減版520億美元晶片法案(CHIPS),已在美國時間19日,於參議院舉行的程序性表決順利通過,該法案預計最快下周交付參議院進行全院表決,法案細節也仍在研議中。由於19日僅是通過程序性障礙,後續還得由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最終版本,此法案才算正式通過。

美國晶片法案表決倒數計時 過不過關都是難題!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誰是贏家?

根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指出,美國國會預計在周二(19日)表決支持半導體製造的晶片法案,不過,這個法案可能修改為原先預計520億美元的縮減版。此外,也傳出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與夫婿大買輝達(Nvidia)股票,總價值達100萬至500萬美元,這使得她對美國競爭法的支持引發外界質疑。

鴻海大手筆入股紫光,背後深藏兩大盤算

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FII)日前宣布,將入股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總計出資98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435億元)。紫光集團歷經破產重整後,如今旗下擁有手機晶片廠紫光展銳,鴻海集團這項投資案,對鴻海及大陸半導體產業都有指標意義,未來走向值得注意。

台積電進軍美國設廠會不會成功?企業要「轉進求活」還是「轉型創生」?兩位大老揭露這些關鍵

昨天(29日)我參與主持《今周刊》「台灣大未來」論壇,與談人是晟德董事長林榮錦與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董事長黃日燦,會中談到台灣企業過去「轉進」多但「轉型」少,另外也談到台積電赴美投資案的成本與成效等問題。由於正值台灣企業選擇投資美國市場的關鍵時刻,我認為這些討論相當有價值,值得與大家分享。

台灣僅此一家!宏達電加入元宇宙標準論壇,股價再發威!但王雪紅公司為何都是上半場精彩,下半場悽慘?

根據外媒報導,在Meta、微軟等大廠領頭號召下,包括輝達、高通、索尼互動娛樂、Epic Games等33家元宇宙重量級業者與組織組成元宇宙標準論壇(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MSF),共同制定產業發展標準,至於宏達電所屬的全球XR協會(XR Association,XRA)也加入此論壇,宏達電將成為此次唯一加入MSF的台灣廠商。

台灣將出現第2家營收百億元製藥廠!買下伊甸生醫後,保瑞再砸60億元收購安成藥,誰是最大贏家?

國內生技業併購大戶保瑞藥業公司,繼5月宣布以15億元收購伊甸生醫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業務在台資產後,上周又宣布斥資60億元收購安成國際藥業(以下簡稱安成藥)。保瑞原本就是台灣最大的小分子CDMO藥廠,如今加速收購動作,展現挑戰全球CDMO市場的企圖心。

不怕三星、英特爾追趕先進製程,台積電這套「祕密系統」,威力比專利更厲害!

講到台積電的競爭優勢,很多人都會立即想到製程技術,例如5奈米、3奈米何時量產並達到規模,還有可以超前對手三星、英特爾多久時間等。這些當然都是台積電非常關鍵的競爭力,但這些大家都談很多了,今天我要談的是另一件事。

天王級大老趙宇天出任永昕獨董 台灣生技業將有大事發生?

永昕公司 5月底召開股東常會全面改選董事,美國學名藥天王、泰福-KY創辦人趙宇天成為新任獨立董事。晟德、永昕董事長林榮錦表示,此舉宣示,永昕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生物藥CDMO(專業醫藥委託開發暨生產製造)市場上全力衝刺的決心。

拜登剛訪問南韓,英特爾和三星CEO立刻見面密謀合作,台積電龍頭地位將不保?股東需要緊張嗎?

三星昨(31)日發布聲明表示,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與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近日在南韓會面,討論在數個領域展開合作。市場預期,隨著半導體晶片微縮難度越來越高,為了在晶圓代工領域和台積電比拚,雙方合作可能性將因此升高。

造紙事業起家,永豐餘集團卻要用電子紙革自己的命!元太如何從「三單」企業,一步步取得全球壟斷地位?

近來有關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及雙虎合併的消息很多,但同樣從面板起家的元太科技,近來股價已悄悄突破200元,成為面板行業中的一匹黑馬。元太科技是如何從過去不被重視的面板小老弟,到如今成為產業中的領頭羊?電子紙E-Ink又是如何制霸全球,取得超過九成以上的獨占地位?

鴻海退出群創、榮創董事會,只是第一步!劉揚偉打破郭董時代的佈局,背後盤算是什麼?

日前群創光電傳出,今年董事名單不見大股東鴻海集團推派的法人代表參選,引發投資人擔心鴻海將切割,讓群創股價再創低點12.75元。

全球前10大IC設計公司,有七家CEO出身台灣! 邁凌高價併購慧榮,骨子裡仍離不開「台灣味」

全球IC設計產業再現併購潮,美商邁凌科技(MaxLinear)昨(5)日宣布以38億美元總金額、溢價48%收購來自台灣、在美股掛牌的慧榮科技,兩家公司合併後年營收有機會挑戰23億美元,並躋身全球IC設計業前十強。 這個合併案有幾個重要特色,也有好幾個重點可以觀察,值得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