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378筆,顯示第2頁/6頁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至今,還有再進一步突破的機會嗎?《今周刊》在10/14舉辦生技醫療論壇,與幾位前輩應邀討論這個議題,我想在這個專欄談談一些心得。
最近我訪問安謀(ARM Holding)北美副總裁曾志光與神盾集團董事長羅森洲,談雙方在ARM based AI伺服器CPU晶片的合作案,內容觸及北美CSP(雲端服務)業者與輝達的競合關係,以及未來在資料中心產業將掀起何種戰爭,這些都是影響深遠的重大議題,其中又與矽智財IP產業與台灣IC設計業有密切關連,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華爾街日報》日前披露,美國科技大廠高通(Qualcomm)正洽詢收購英特爾(Intel),這個震撼彈立即引起業界熱議。高通與英特爾都是美國最重量級的半導體公司,即使雙方目前對此消息都未證實,但仍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討之處。
8月底,我到日本東京參與台日半導體科技論壇,雙方出席代表人分別是台灣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及日本眾議員甘利明,我在這場論壇中也發表一場演講,提出台灣與日本未來可以在台積電熊本JASM廠的基礎上,再強化未來三個新的合作方向。
在9月4日SEMICON Taiwan2024國際半導體展開展前夕,兩則台灣面板業出售南科廠房的消息,震撼半導體業。 8月中,群創光電位於南科的5.5代廠房,以新台幣171.4億元賣給台積電,8月底,友達也將台南三座廠區及子公司友達晶材位於台中后里的部分建物和設施,以81億元出售給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子公司台灣美光。 這兩則重大訊息,顯然背後有大事即將發生。兩件股權交易,牽涉到的是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產業的全新布局,也挑動了地緣治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最敏感的神經。
台積電德國廠於20日舉行動土典禮,董事長魏哲家親率高層前往參加,包括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均出席,合資夥伴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和恩智浦(NXP)也派主管參與。透過這個投資案,台積電不僅成功進軍歐洲市場,也與歐盟多國展開進一步的技術與產業合作。
隨著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即將於9月4日舉辦的SEMICON Taiwan2024 國際半導體展,不論在展出規模、參展國家、廠商及報名人數,預料都將刷新記錄,影響力將不下於6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有關輝達執行長黃仁勲的管理哲學,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最近我訪問前輝達副總裁郭聰鈴,他因公司被輝達收購,在輝達工作三年多,與黃仁勲及高階主管有很多接觸,也有最直接的第一手觀察。此外,他任職過國內外多家IC設計公司,對跨國併購與管理有很多的經驗與深入觀察,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最近,台積電股價漲至千元後,經常有人會問,台積電還能不能買?有朋友之前把輝達賣掉了,也詢問到底要買台積電還是輝達比較好?我的回答是,兩家都很好,但我會買台積電多一點。
這個周末,我參加創投前輩李鎮樟先生James的生命禮讚見證音樂會,James 是我很尊敬的創投前輩,一輩子都是科技探索的先行者,如今他又用一場充滿愛與勇氣的生前告別式,展現他對生命的熱愛,與親人至友的不捨,也帶給許多人滿滿的力量。
上周五,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到東京大學演講,這場施振榮東京Forum 2024年的活動,主題是「世界半導體產業與創業」,與會者還包括日本半導體3D封裝專家黑田忠廣教授、曾被稱為日本比爾蓋茲的西和彥先生,另外我也是與談人之一。
最近看到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的一篇貼文,提到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來台灣,談到「台灣沒希望了,70、80歲的人還在談創新」。 結果,55歲的馬雲在2019年就「被退休」,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直到87歲才交棒,如今台積電更已成為全球第八大市值企業,台灣電子業還有很多70、80歲的人,例如林百里、施崇棠都還在位置上,做得很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