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常犯的錯,就是僅僅重新敘述一次他們的故事,並將太多力氣花在敘述上。比如:「那件事是這樣發生的,我正在和兒子說話,他告訴我這件事我沒做對……」全都是敘述。
文章列表 共88筆,顯示第2頁/5頁
當我們已經犯了錯,應關注的便不能僅僅是避免出現差錯。因為,毫無疑問,挫折也是一個轉折。它不僅可以令我們損失一些時間和資源,讓我們重新對問題進行計畫和審視,還可能威脅到我們個人以及組織的聲譽。
硬性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立場,完全否定對方的要求,這樣的談判,顯然決裂的機率相當高。政治的世界亦然,不論好壞,對方所言一概不同意,反而解決不了問題。多數的談判像是兩條平行線般沒有交集,最後只能妥協
不論是何種形式,上司過去都有過某些貢獻,所以職位才會比你高。在被當作「不明事理」之前,應該先站在上司的立場,去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他答應點頭。如果只停在「為什麼不行」的階段,思考就會停止。應該同時思考「該怎麼做才行」,試著提高提案的等級。
頂尖企業營收和利潤超前的原因,在於新商品的銷售占整體營收和利潤的比率遠超過落後企業。而且該項調查也指出,頂尖企業新商品開發的成功率高達73%,而落後企業新商品開發的成功率只有27%。
衝突也是一樣,或許是因為過往的經驗,讓人們面對衝突時,馬上聯想到的都是咆哮、指責、批評。但你若願意先把這些刻版印象放在一旁,好好理解衝突,展現誠意,你會發現衝突並不危險,穿越表象的害怕,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祝福。
協商時有一個神奇詞彙,那就是「公平」。如果你認真為雙方尋求公平的解決方式,那麼公平這個小詞彙確實能造成奇蹟。提出妥協方案,然後表示:「我們雙方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滿意,因此我們必須妥協。但我認為這個妥協方案對彼此都是公平的。」
現在讓我們回歸現實世界,利用「如果」的問題來將邊框往外推,跳脫整個框架思考。但如果我做的假設是不真實或無效的呢?如果我有跟你一樣的假設呢?如果我們兩人的假設都無效的呢?
你應該擁有自己的時間,擁有自己的工作,擁有自己為他人創造的價值,擁有自己的想法與主張。你要能自我保護,以致無人可以解僱你。你的主權屬於你自己,你不應該受銀行、政府或上司掌控。你也不應該受你的社交圈、人際脈絡所掌控,因為你不屬於他們。
如果不是為了理想和人生規劃,只是不想煩惱未來,只是想逃避工作壓力,就把存款或人生耗在「茶葉蛋」上,我相信,你的三十歲後,不僅站的位置自己無法選擇,你會被視為什麼樣的「存在」,也是你無法掌控的。
現實就是這樣,我們的店與每天排隊排到天邊的米朗琪在同一條巷子裡,這裡有人潮,店的位置也很好,我煮的咖啡應該還不錯,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家店的存在。於是我開始反思,到底缺少了什麼?消費者想要的又是什麼?
雖然我們一生中,不可能每件事都「贏」,但如果還能發出「真的好想贏韓國」的起心動念,象徵我們對於「贏」還有著渴望, 還有著動力,還沒有放棄啊!而不是「輸」了也不痛不癢、「輸」習慣就好了! 這樣就太消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