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鄭涵睿

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 連續獲得B 型企業「對世界最好的企業 Best for the World」獎項。 致力於透過創新產品與理念傳遞, 讓一個更真實、更健康的永續生活形態發芽。

文章列表 79筆,顯示第3頁/4頁

謝謝10年前的那個選擇

謝謝10年前的那個選擇

若一個品牌,能對人與環境多負起一份責任,透過商業行為影響購買,那世界更可能永續;而這樣的信念,相信會隨時間愈來愈強烈。

關於台灣的一些選擇

關於台灣的一些選擇

過去十年台灣正發生變化,面向涵蓋食安、教育、永續等,而「改變」是共同關鍵字,這背後,源自許多「擁有選擇」、「極度務實」、「習慣反思」的人。

理念供應鏈的核心關鍵

理念供應鏈的核心關鍵

如果一個產品從研發製造到配送,需要歷經產品供應鏈流程,那麼品牌的核心理念,也該擁有從源頭出發、勾勒、組織到傳散的「理念供應鏈」。

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

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消費者的注意力漸漸從找到「好產品」,進而關注「好公司」;因此,只要是正確的信念,長期不會改變,企業就可將大量資源聚焦於此。

幫你的團隊取個名字

幫你的團隊取個名字

讓公司同事們一起參與取名的計畫,從為團隊取名到為產品取名,都替同事們創造了獨一無二、難以取代的回憶,也讓大家對於公司更有歸屬感。

文化,是一群人365天的事

文化,是一群人365天的事

組織面對挑戰後,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模式,這是一家企業的文化形塑開端,而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由一群人365天的行為共同塑造出來的。

擁抱敏捷,趕上變化

擁抱敏捷,趕上變化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變化,讓綠藤生機緊急更改年度策略、並加快新決策的循環,這也讓我再次理解到,我們要擁抱變化、克服挑戰,因為這也是成長的機會。

再見,誠品敦南店

再見,誠品敦南店

即將熄燈的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是大家共同的回憶,而對綠藤生機來說,真正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專櫃的起點,就是在誠品敦南店。

一場百家企業的聯合宣告

一場百家企業的聯合宣告

短短20天,台灣百家企業聯合起來一起宣告「氣候緊急狀態」宣言,呼籲大家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破壞,這是由企業發起、呼籲世人的重要一步。

開一場全心投入的會議

開一場全心投入的會議

工作時,似乎聽到「開會」二字,許多人就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其實,我們應該正視它、享受它,投入一場開心的會議,並且創造價值。

你會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你會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追求快樂工作與尋找生命意義,一直是人生很重要的課題。創新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以破壞性創新理論來解決企業經營問題,用來審視人生意義也別有啟發。

千禧世代的心之所向

千禧世代的心之所向

比起有設計感的辦公室裝潢、美味免費餐飲,千禧世代更重視自我實現。求才若渴的企業,若能提供學習與成長的環境,將能吸引到可與公司共同成長、互利的人才。

《牛津詞典》2019年度代表字

《牛津詞典》2019年度代表字

「氣候緊急狀況」(Climate Emergency),當選英國《牛津詞典》2019年度的代表字。面對氣候失控,全球逾500家B型企業承諾實踐淨零碳排放外,也要讓更多人認識這個代表字。

因為,你是主角

因為,你是主角

職場的成人學習與學校的兒童教育,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主角」,而「成人學習者」還能運用五大思惟,適時探索內在、發掘自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分手後再聚首的離職校友會

分手後再聚首的離職校友會

企業流行借用大學「校友」的概念,與離職員工建立可以長久聯繫的活動與機制; 離職同事參加企業校友會,不僅聚在一起,彼此或與前公司之間,也能串聯合作機會。

當股東利益至上成為往事

當股東利益至上成為往事

企業存在意義的重新詮釋,打破了過去數十年「股東利益至上」的信仰, 我們也許可以更期待,未來企業在這個世界所扮演的角色。

創造意義的三種方式

創造意義的三種方式

《創業的藝術》一書的作者蓋伊.川崎認為:追求獲利並不是創業的理由,單純追求獲利無法創造意義,甚至反而間接導致無法獲利。

舉辦專屬你的感謝祭

舉辦專屬你的感謝祭

2019下半年,綠藤進行了一場實驗,組織第一次的「感謝祭」,利用周五下午, 同事們聚在一起,一同慶祝團隊合作的季度成果以及一起細細「品味感謝」。

讓夏天的消費更有意識

讓夏天的消費更有意識

保養品內含的每一種成分,不只會影響肌膚與身體,也會影響環境。 我們若更有意識地消費,認識產品對自己、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可讓世界成為更好樣貌。

感謝信與它的三層益處

感謝信與它的三層益處

感謝信永遠不會過時,除了真實表達謝意,也能讓書寫者直接受惠; 綠藤獲得第一次媒體全版報導機會,竟源自於一封單純的感謝信。

學會說不

學會說不

學會說不、學會拒絕, 對的選擇才能讓自己更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