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If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If共有326項結果
品味收藏

精彩程度不輸《教父》!林富元聊《倫敦黑幫》:好的暴力電影,絕不會只賣拳頭

串流影視選擇太多,不知從何看起。而且大家上學上班,根本來不及看或看不完,更甭談要如何深入?我從純過癮的角度推薦幾部戯,讓大家百忙之中參考。

日期:2022-04-18

全球股市

連中東股神都反對收購!當有錢到炸的馬斯克,對上推特可能的「毒丸計畫」…不急,我也有B計畫

編按:全球首富馬斯克身家高達2190億美元,週四(4/14)他宣布要以每股54.20美元、整體收購金額430億美元進行敵意收購,馬斯克說他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打造言論自由平台,不確定是否能成功收購,但他說他有B計畫。而馬斯克若成功買下推特,是否會恢復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號也讓人關注。川普在推特上擁有近9000萬個追隨者,因為支持者去年1月攻擊美國國會,所以他的帳號被有「進一步煽動暴力」的風險而停用。不過川普受訪時說,自己可能沒什麼興趣重返推特。川普說:「其實推特變得非常無聊,他們把很多好的推文都排除…只有大量保守的言論。」

日期:2022-04-15

職場

老外說put it there,到底是把東西放在哪兒?

Nick和客戶談了一個案子,談了好久,終於要成交了。他問客戶:So, do we have a deal? 那麼,我們達成協議了?客戶回答:Sure, put it there."Where?”他心想,放在哪兒啊?該不會又要擱置了吧!

日期:2022-03-18

未來,一直在進步

一場新材料研發計劃 如何在未來掀起革命? 太陽能板、輕軌列車、紡織全有「它」的身影 

台灣向來以工業大國自居,舉凡電子、光電、紡織、鞋業、汽車工業及建築等,都是我國的強勢產業,但是,民眾往往看到「成品」,在這些領域中所用的「材料」,卻猶如一個小螺絲釘,雖然構築出一項成品最基礎的部分,卻不是以主角姿態登場,反而是最重要的關鍵配角。

日期:2022-03-08

國際總經

瘋狂普丁和全世界撕破臉,連歐洲最大核電廠都打!台灣要特別留意這3件事

俄烏危機持續升溫!據外媒報導,俄軍對烏克蘭境內、也是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札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發動攻擊;對此,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示警,若札波羅熱核電廠爆炸,其嚴重程度,恐怕會是車諾比核災的10倍,呼籲俄軍應立即停火。

日期:2022-03-04

職場

超沒禮貌卻常誤用的5句英文,千萬別對老闆說出口

超沒禮貌英文誤用,你中招了嗎?有一個在外商公司工作的學生說,他每次開完會都問老闆what's your problem,一直到離職前夕,老闆才告訴他,不要再問problem了。

日期:2022-03-03

國際總經

俄烏戰爭不會發生?靠「公開軍演」能判斷?專家4點分析俄烏僵局:別再用這些說法,台灣比烏克蘭還危險

對鳥克蘭今天看似一觸即發的局勢,我在此綜合一下。我服膺於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ructuralism 結構學派. 因此什麼國際大事都先以全球宏觀的結構角度看待。不甚考慮細節與個人的因素。如此的推論方式有利有弊,時中時錯,但是從歷史的實例來看,這個學派分析預測準確的比例相對的高。只是我如果身在珍珠港前夕判斷,會預測錯誤。對普奧,普法,甲午,日俄戰爭,一次,二次大戰(歐洲戰場)類似的大戰,反而會神準。

日期:2022-02-20

職場

面試官問你 What are your strong suits?,不是在問你的套裝

Nancy去面試。面試官問他:What are your strong suits?她緊張低下頭看看自己今天的穿著,難道穿得不夠正式嗎?什麼是強勢的套裝?Suit我們最熟悉的用法是「套裝」,但它還有很多其他的道地用法。今天來看看這個字的用法。

日期:2022-02-18

房地產

美國學校入學排隊候補百名!用環境培養孩子,新天母人正在增加

一月底的台北雖然正值冬天,但陽光灑在中山北路六段的天母街道上,溫度上是讓人感到舒服的,去年因孩子就學方便、考量通膨而做資產配置的新天母人胡先生,坐在咖啡廳角落分享著這兩年來頻繁看房,起心動念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

日期:2022-01-27

科技

為什麼大家都在瘋元宇宙─元宇宙熱潮帶來的法律啟示

《當代法律》為今年1月份新創刊的法學雜誌,以每月10日出刊的月刊服務讀者。《當代法律》有別於其他傳統的法學雜誌,提供企業經營者及政府官員最即時並且深入分析的法學實務應用資訊。「當代法律」,刊如其名,創刊的宗旨是緊扣當代最新社會動態,將對應法律議題的演繹及發展脈絡,以平易近人風貌進行詮釋與呈現,使法律專業得以突破既有法律人思維框架,讓關心法律變遷與影響的有志之士,能交互激盪,進而深化、共鳴,引領並促進各界對法意識之覺醒與尊重,以達法治國之臻境。本文獲《當代法律》授權轉載。

日期: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