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22筆,顯示第1頁/2頁
川普的美國經濟再平衡策略,顯然無法透過大打關稅戰實現。 降低政府預算赤字,延緩社福支出成長,才是重整美國經濟的長久之計。
我們應該只將AI視為顧問,還是開發擁有主動性的自主AI代理? 過度依賴自主AI,不僅危害人類的本質,更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社會不平等。
穩定幣可能引領金融系統全面創新,各國競相爭取領導地位。 要迎接更高效、更穩定的支付方式,立法者需要通盤考慮機會與風險。
川普希望在促成美元貶值的同時,繼續維持全球貨幣主導地位。 不過,他的提案不論從理論或實務面來看,恐怕都讓各國難以接受。
國債利率、美元匯率等多項指標顯示,美國市場可能面臨長期拋售風險。 機構投資人已做好避險準備,散戶卻仍顯得樂觀。
習慣危言聳聽的川普,恐怕真的將美國拖入他的悲觀妄想中; 關稅可能帶來的通膨、AI狂潮泡沫化危機,都由不得人放鬆警惕。
川普傾向推動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可能重蹈《凡爾賽條約》的覆轍。 讓普丁予取予求,不僅打擊歐盟團結,對美國自身經濟也將造成極大風險。
AI發展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但人類應更謹慎面對風險,將AI導引至對人類有利的方向,避免AI削弱人類創造力,甚至摧毀人類文明。
去年12月瑞士國家銀行政策利率下調至0.5%,使「負利率」再度引發熱議; 儘管負利率備受爭議,但在經濟不振下,它仍是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選擇之一。
DeepSeek出現,讓美國科技巨頭可能過於執迷「規模法則」的疑慮又浮上枱面。 但DeepSeek的成就,並不足以證明中國封閉式榨取型的創新,能超越開放社會。
川普上任第一天就推遲TikTok禁令,前白宮經濟顧問示警,這項應用程式的影響力,遠不止是傳遞青少年流行文化,美國政府需謹慎看待中國發動的資訊戰。
美債持續疲軟意外影響英國債券和貨幣一起貶值,讓政府陷入麻煩。 事實上,各界對英國的糟糕評價可能太過頭,不過首相施凱爾須正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