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四)龍年新春開紅盤,受年假期間台積電(2330)ADR大漲激勵,當日開盤即跳空上漲,終場大漲548點,收於18644點,一舉突破2022年1月份高點18619點,再創台灣加權指數歷史新高點,為龍年的行情拔得了一個好彩頭。
文章列表 共195筆,顯示第3頁/6頁
2/5(一)是台股兔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兔年行情雖然經歷過幾次「倒退嚕」,但總能先蹲後跳,加權指數屢創高點,最後收於18096點,站穩了萬八大關,為兔年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2024年1月上旬,因遭過往解套與獲利了結賣壓的雙重夾擊,加權指數一口氣回跌了800點,但1月中旬過後,買氣大舉湧進,僅用半個月的時間,不僅突破前高,更在兔年的尾聲,一舉攻克萬八大關。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朋友問到:『股市的分析方法很多,「K線分析」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 先前的文章提過,用K線分析來作交易具有「即時性」、「便利性」、「廣泛性」三大特性,只要可以解讀出K線圖的故事情節,不僅可以快速察覺出走勢的變化,及時地作出相應的買賣決策外,更可消除地域的隔閡與降低各項商品的進入障礙,遨遊於全球的金融市場。 除此之外,「K線分析」還有一項獨有特點,就是「很直覺」,有時候一根K線便告知了我們很多的訊息,可以很直覺地推理出後續的可能走勢,迅速作出買賣決策。
台股上週行情高低振盪、波動劇烈,投資人的心情也跟著大洗了一趟三溫暖。 加權指數1/17(三)下跌185點,晚間『外資狂賣782億元,史上第三大賣超』怵目驚心的標題登上各類財經媒體的焦點頭條。 受1/18(四)台積電(2330)法說會對今年業績展望正向的激勵,1/19(五)上漲453點,『外資大買台股800億元,創下歷史第二大買超紀錄』斗大的標題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各類財經媒體最為醒目的版面上。 短短二天,行情頓時豬羊變色,原有的新聞標題還沒有下架,新的標題馬上又接繼而來,但兩種天差地別的標題同時陳列,對於以外資動向馬首是瞻的投資人,可能又將陷入困惑而舉措不定了。
常有一些朋友會問:「學K線分析要先學什麼?」 我總是回答:「學當一個畫家!」,這時就會看到一個兩眼發愣、滿臉充滿疑惑的人在我的眼簾出現,看到這個景象,我就會用更加肯定的語氣說:「沒錯,就是先學會當一個畫家。」
台股在2024年交易的第一週,下跌了411點,未能延續2023年底的多頭氣勢,引發市場信心動搖,對後續多空走勢的看法漸生歧見。 進入股市,人人都希望買到的股票天天漲,最好天天漲停,漲不停;然而,再強的股票,漲多了自然就會湧現獲利了結的賣壓產生回檔,回檔後買氣若再次湧進,推升價位延伸上漲,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換手」成功。
揮別了2023年,2024年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回顧2023年台灣加權指數自最低14001點起漲,漲至最高17945點,上漲3944點,漲幅達28%,櫃買指數漲幅則近30%,漲幅頗為亮眼。 扣除當年度的減資股,上市櫃漲幅達200%以上的個股有28家,相較2023年僅有一家的狀況,市場整體表現明顯比前年亮麗許多。
上週冬至,正值寒流來襲,來碗熱呼呼的湯圓既溫暖又舒心,但也默默地提醒了我們又年長了一歲囉! 本週聖誕假期緊接著到來,歐美各國瀰漫著一片過節的氣氛;2023年也進入尾聲,全球各地正準備迎接下週2024年的到來,揮別過去,迎向嶄新的一年。 每年歲末這段期間,我個人通常不會算計這一年在股市的盈虧數字,也不會檢討這一年的操作得失,更不會坐在電腦前想藉由短線操作來賺取年終大紅包,而是「出去玩」,「出去玩」在股市操作中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環節。
在漫長的股海生涯中,接觸過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投資人,聽聞不少一夕致富的故事,也看到不少一夜樓塌的案例,有悲有喜,有苦有樂,而大多數的投資人,則是在股海裡載浮載沉,難以到達財富自由的彼岸。 會有這種狀況產生,歸咎於絕大多數的股海老手,常常在累積多筆獲利後,凹了一筆大單,把先前辛苦累積的獲利全數吐回,只好摸摸鼻子重頭再來,如此周而復始,漂泊於茫茫的股海中,而無到達彼岸之日。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難,「不要凹單」就可以輕易解決,這個連初入股市的新手都知道的道理,但真的做到的人卻寥寥可數,根本的原因源於沒有深入地去瞭解「賺錢」的本質。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五(12/15)收在17673.87點,上漲20.76點,盤中一度來到17743.54點,創下2022年4月以來新高,三大法人單日合計買超158.37億元,其中外資買超逾211億元,本周買超700億元。 ------------------------------------------- 「我比別人卡認真,我比別人卡打拚,為什麼?為什麼?別人趁錢我沒份?」 台股熱鬧滾滾,在資金熱潮的席捲下,有些人賺得笑呵呵,有些人的持股則是一動也不動,只能望股興嘆,徒呼奈何!
台灣加權指數於6、7月份三次挑戰17500點重要關卡失敗後,行情反轉向下,高低來回震盪,10月底盤中甚至一度跌破萬六大關。 隨著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周期將告結束,國際資金重返亞洲市場,11月台幣兌美元急升1.15元,在資金熱潮的推波助瀾下,加權指數從15978點來到17433點,單月上漲1455點,漲勢凌厲,一舉擺脫過去幾個月來沉悶的行情。 股市交易氣氛熱絡,市場一片歡喜,但仍有為數不少的股民感嘆,「滿天全金條,欲抓沒半條」,不是持股漲勢疲軟,就是持股太過分散,導致操作績效不佳,黯然神傷。 操作績效疲弱不振、劣於大盤,歸根究柢,大多是因為沒有建立合宜的「核心持股」所導致。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四(11/30)收盤上漲63.29點,收在17433.85點,逼近今年高點17463.76點,月線收紅,11月大漲1432.58點。三大法人買超35.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80.15億元,投信、自營商賣超18.38億元及賣超26.46億元。 11月外資買超2400.42億元,創下2004年以來新高,終止先前連4月賣超動作。
不管是久經股海的老手,還是初入股市的新手,都聽過「買支撐」這則交易金律,但真的去執行的人卻寥寥可數。 各項交易策略中,除整理勢「買支撐、賣壓力」外,漲勢中「買回檔」也會利用前段上漲行進過程中所形成的支撐來找尋進場點,由此可見,「買支撐」在操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買支撐對很多人來說,執行起來並不容易,走勢來到支撐,心裡總是猶豫不決,遲遲無法下手,等到真的漲上去了,「早知道」這三個字才又在腦海中盤旋迴盪,扼腕不已。
兩週前的文章談到,行情走勢多變,要在股市立足,穩定獲利,必須先「確認趨勢方向」,方能依據趨勢類型,擬定相應的操作策略。 行情趨勢,可分為漲勢、跌勢與整理勢,漲勢中「買回檔」、跌勢中「空反彈」、整理勢時「買支撐、賣壓力」是最常見、最穩健的操作策略。
還記得上週文章,咖啡廳男子藉由「買突破」上半年賺了千萬元的獲利,但下半年大盤回檔,走勢進入橫向震盪,「買突破」這一招「突然」失靈,獲利回吐大半以上的故事嗎? 文中說道,行情變化多端,非一招一式就能行遍天下,笑傲股海。最重要的是要「確認趨勢」,隨著趨勢的變化,擬定出適合的操作策略,方能在股市站穩腳跟,穩定獲利。 並列舉出漲勢中「買回檔」、跌勢中「空反彈」、整理勢中「買支撐、賣壓力」是等三大趨勢中最常見且穩健的操作策略。
時值深秋,氣候涼爽宜人,假日的午後找了間郊外環境優美、氣氛典雅的咖啡廳,點了份做工精美的蛋糕,配上一杯濃醇的咖啡,撫慰一下平日勞累的身心。 選了個靠窗,可以遠望到戶外山景的位置坐了下來,才剛嘗了一口蛋糕,喝了一口咖啡便聽到鄰桌一位年近半百,頗具紳士風度的男子對著同桌一位氣質優雅的女士,滔滔不絕地談起來了他的股票經。
在電腦與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想要知道股票的漲跌報價,不是透過聽廣播、等晚報、看新聞,不然就要去「擠號子」,資訊取得不僅不便利,也常因為時間上的落差,而無法對走勢變化立即作出反應。 資訊取得雖然不便,但為了賺錢,有心人想盡辦法突破限制,因而造就了諸如「聽股價推知次日漲跌」、「記錄股價找出買賣點位」、「手繪K線圖預判後續走勢」……等各種現在聽起來很奇妙的分析決策方法。
進入股市的目的就是要賺錢,但賺錢有多有少、有快有慢,每位股民都想知道如何賺得又多又快。 要賺得又多又快,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找到「飆股」;但如何才能慧眼獨具,在浩瀚的股海裡,挑選出即將要大放光彩的股海明珠呢?
股市有一個說法:「多頭格局時,走勢容易緩漲急跌」。 這句話是正確的,它在表達多頭格局經常出現的走勢現象。 但若解讀成,漲勢的過程中出現急跌是多頭格局的必然現象,所以出現急跌時不用擔心,持有者可續抱持股,觀望者可伺機買進,就很容易暴露入住長期套房的風險中。
不管是久經戰場的股市老手,還是初入股海的新手,都會聽過「嚴設停損」這句交易金言。 雖然「聽過」、「知道」,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卻很難「做到」吧。 因為「停損」是種違反人性的行為。當執行「停損」動作時,不僅是對自己先前的買賣決策給予打臉,投下不信任票外,另一方面還要將帳面虧損予以實現,在心理與現實的雙重打擊下,就像是活生生地把自己的肉切割下來,備受煎熬、苦不難耐。
中秋連假將至,過節氣氛漸趨濃厚,加上大眾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年底將再度升息的影響,市場交易的氣氛保守,9/25 (一) 成交量萎縮至2120億元。 5月中旬,在資金與人氣的簇擁下,大盤展開了一波強勢的上漲,加權指數一舉突破萬七大關。 但6月中旬至7月底,在AI族群獲利了結賣壓陸續出籠的影響下,加權指數三次挑戰17500關卡失敗後反轉向下,從8月至今兩個月的時間,走勢高低來回震盪,走不出明確的漲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