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精選書摘

文章列表 2727筆,顯示第132頁/135頁

另一半想在離婚前脫產,我該怎麼辦?●年內都要加回來!婚後財產你一定要懂的權益事

夫妻法定財產制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混合財產制,既不是分別財產制,也不是共同財產制,而是兼採兩者之長...

瑪莎拉蒂惡少爸媽下跪道歉》家有不肖兒,每個父母心中的痛:我要為成年子女負責到幾時?

編按:7日凌晨台中市一名18歲男大生開車時不小心擦撞到一台瑪莎拉蒂,遭車上的3名惡煞持棍棒痛毆,被打到顱內出血,一度命危。車主23歲張姓主嫌的父親今(11)日上午出面為管教不當鞠躬道歉,張母在醫院也當眾下跪求男大生一家原諒,夫妻兩人為此心力交瘁。 每每發生這樣的社會案件,不但受害者及其家庭飽受創傷,對於加害者的家庭往往也是悲劇一場,為了避免下個不幸的案子發生,我們必須思考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的位置。父母何時應該給予孩子適時幫助?何時應該適時放手,讓小孩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是艱難但每個人都必須重視的問題。

5年本金翻4倍!43歲投資晚鳥靠5招「波段存股」滾出千萬:心靜致富才最重要

想要完成「離開校園10年計畫」的任務,必須先計算需要設定多少資金作為目標。

「不好好念書,將來就做工人!」黑手的女兒:只有我自己知道,這句威脅對我起了多大的作用

印象中,從小學一直到國中,學校都會定期發放調查表讓學生填寫家庭狀況,內容包含經濟狀況、父母職業、家庭成員等等。這張表是要學生帶回去跟家長一起完成的,依稀記得我跟父母是按照表格順序一一填寫下來的,先寫上自己的名字,接著在家庭經濟能力欄位,勾選當時還不太能理解的詞彙「小康」,而父親的職業欄,我則是筆畫簡潔地寫上「工」。

一個小二生的投資組合,讓99%的華爾街專家都認輸!會計師之子:我8歲在投資裡學到的3件事

身兼丹佛大學行為財務學教師、理財顧問和註冊會計師,作者艾倫‧羅斯有感於見過太多失敗者的案例,於是決定教8歲的兒子凱文,從小就建立正確理財觀。 上課過程中他驚覺,原來成年人的投資盲點,8歲孩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父子倆還一同設計了「小二學生投資組合」,並以數據證實,99%的華爾街專家都敵不過它!

40歲電子新貴顧病母2年,淪為大卡車司機,痛失千萬收入:孝順,毀掉我下半輩子

就一般普遍的印象,多半會覺得目前60歲至70歲世代長輩的退休生活,一定比年輕人來得舒適優渥。但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團塊世代,在他們老後階段都面臨了兩個危機:一是長照準備不足,以及用光積蓄,生命卻還沒走到終點。

100萬買台塑(1301),14年滾出1400萬!操盤30年大師:「抄底4心法」比存股賺更快

一向奉抄底為信仰的郭泰自1988年投入股市,憑藉廣讀投資經典而開悟參透股市脈絡,進而提出「位置理論」創見。他洞悉波段循環的奧祕,在底部價格精準入手,享受數年才有一次的牛年行情。 2020年,郭泰由大抄底演進到小抄底,隨著台股上漲行情,賺取一至兩倍的利潤。他認為,大、小抄底互相搭配,更能讓資金發揮更大功效,而本書將是他多年征戰股市的畢生絕學,帶領投資人穩操勝券。

少吃多動還是胖,難道我喝水都會胖?醫師:別都推給代謝慢!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已經少吃多動了,體重怎麼還是紋風不動?始終瘦不了,可能出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吃進了多少東西,又真正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不是每個人都有3、40年的時間慢慢存...如何在15年內存下足夠退休金?專家:2件事情是關鍵

不被工作綁住,是每個人的理想目標,但如果突然沒工作,你的存款能撐多久,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 多數人覺得,財務自由必須有數千萬元的存款,但美國知名財經專家史考特.甘姆認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不必依靠正職工作收入,打造安穩的未來,就算失業,也不會馬上陷入困境。

一開始他想「就算輸,頂多是把贏的錢吐回去」...他2天慘賠18%領悟:幸好被強制停倉

進入股市的第3個基本功便是「停損」了,偏偏許多人從未想過這件事,發現虧損時,不是想硬拗,就是慌慌張張地離開,這些都不是合適的做法。來分享我們3人曾經的慘賠傷心事,一直到對「停損」的領悟。現在或許可當作趣事一樁,但在那時候也是心如刀割啊。

環遊世界100多天,4張台積電就沒了!外商老總45歲就退休:重來一次也不換

人生道路不該只有一條,在關鍵時刻讓自己有一個審視抉擇的機會,當然很有價值。

寫給60歲以後的你,中老年都看看吧!存股買下3間房,70歲理科阿伯:「樂活養老」這5件事缺一不可

編按:本業是冷凍空調工程技師的股素人,曾在1998年進入股市,當時只會「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即因嚴重虧損套牢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安穩獲利。股素人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僅每年領穩定股息,靠著土法煉鋼篩選股票,還在同一社區買下三間房與家人同住。 本文摘自股素人於2020年出版之《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