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投資理財是人生觀的延伸。
文章列表 共1884筆,顯示第64頁/67頁
前幾天來了一個要求改診斷書的病人。他當時大腿被釘槍的釘子噴入,診斷是「大腿穿刺傷」,醫囑寫「經鐵釘拔除」,但是他要求改成「異物取出」。好奇查了一下,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所以又幫大家整理了一篇文章。市面上好像還沒有人用這角度寫過,有誤請更正。
20201108編按: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儘管川普拒絕承認敗選,美國多家主流媒體今早已「認證」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拜登不但選舉人票跨越當選門檻270張,也拿下美國歷史上最高的普選選票。 為何老是說錯話、又有點傻氣的拜登,卻能得到美國人的青睞?作者畢靜翰是居住台灣10幾年的美國加州人,他觀察到川普踩了美國選民的兩大地雷。
這一次美國總統大選因為關係到台海的局勢,導致台灣人特別關心。而因為美國特殊的選舉人團制度,再加上通訊投票的紛擾,使得選舉結果懸而未決,後續恐怕還有選舉訴訟要打,紛擾不會短時間結束。
大概還要幾小時,說不定要更久,才能揭曉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無論最終是誰當選總統,期待能帶領美國走出低迷、引領世界走向美好。說是期待,更是衷心希望,作為一個小老百姓,人民盡了義務,讀書、當兵、工作繳稅,也能享受應有的權利。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還有點卑微的心願,讓國家社會更好。
朋友在LINE群組發了一條訊息,他問大家:「要準備多少錢才夠退休?」以前我們聊的是風花雪月,現在年紀漸長,話題越來越多這種務實的人生課題。
元大S&P原油正向2倍ETF(00672L)確定將於11月13日下市了!台灣首檔原油期貨槓桿ETF今年歷經沙俄兩國大打石油價格戰、新冠肺炎重創原油需求、西德州原油期貨出現負油價等利空夾擊,導致淨值重挫,始終無法回到2元,最終難逃下市的命運。
這幾年存股是市場的主流,只要打出存股的名號,就會吸引大批的散戶投資人靠攏。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大部份的人其實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市,因此,標榜簡單輕鬆、容易學的存股法自然大受歡迎。
20201103編按:國泰投信昨(2)日公告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預估首次配息金額,以10月30日評價日淨值14.42元為基準,預計每受益權單位僅配發0.05元,年化配息率約1.3%。 00878在今年7月20日掛牌上市以每股15元的親民價格,再加上高股息號召,這幾個月來,吸引眾多存股族前撲後繼地投入,堪稱「新國民ETF」。豈料配息不如預期,昨(2)日收盤價僅14.42,股息沒賺多少,反而先賠了價差,讓股民一陣失落。 作者陳重銘老師解釋,00878第一次配息只有0.05,是因為今年股利被稀釋了,這是新成立ETF的宿命,特別是在7、8月上市的ETF,去年的00850也沒有配息。為什麼會這樣?請看本文分解。
年過40,如果你把有限的收入投資在低成長的項目例如:定存、儲蓄險、年金險之類的,幾乎很難有機會開心過退休生活。
「阿姨,裝潢很好呀,為何要賣呢?」有人順口問。 「唉,我們3個人住,地方不夠用呀,想搬大點。」阿姨想也不想,很自然地回答。 ......超過2000呎,3個人不夠住?對香港人來說,情何以堪!
日前一則張忠謀領息配高達3億元的(9/17)新聞引起了小兒的關注,因為5年前他的第一檔股票買的是台積電(2330),可惜我們在股價漲到220元時就賣了,最後僅剩下1股作為紀念,所以這次台積電季配息,張爺爺領3億元,我們只領了2元(配息2.5元,但是沒0.5元的匯款,所以是匯入2元到銀行帳戶)。
20201029編按:被PTT鄉民稱為「兆豐王」的存股達人大俠武林,本業是工程師的他,從2017年底開始存股兆豐金,3月股災後陸續加碼,目前兆豐金總持股達546張,今年光配息就領了83萬,他的目標是要在4年內存1000張兆豐金。對於存股「資金控管」,大俠分享如何利用本業閒錢以及股息,來輕輕鬆鬆達成生生不息錢花不完的資金控制法。
每次蘋果發表新機,市場關注點總落在它身上,股票市場中的蘋概股就會是媒體討論的焦點,但有沒有發現,這效應已越來越不明顯?
假設你在2006年1月1日拿300萬新台幣出來,買100萬元的大統益、買100萬元的中華食、買100萬元的台積電,然後你就封鎖你的營業員電話,不看第四台節目,移除你的下單軟體或APP,等2020年10月16日你打開帳戶一看,發現帳戶多了1045萬現金...
幾年前有一本書《終結平庸時代(Average is Over)》,書裡大抵是說過往即使平庸(翻譯作者使用的中文詞,原文為Average),讀書、工作、交友與生活尚能過得精彩,人生充滿期待。21世紀、數位時代之後,若是維持平庸,只會向下沉淪。
會再次寫這個主題是因為台灣人受到的傷害很大,尤其是老人家,受到理專不清楚的說明,然後就投入,造成資產重大損失,最後由兒女向我諮詢後決定停損。經過業主同意,放上一些真實的對帳單......
手拿名牌包,得到的是虛榮;手裡有錢,才能活得有底氣。不是等有錢了,才理財;而是開始理財,才會有錢。崴爺看到不少人,還停在「買名牌包」、「等有錢才想理財」的階段,希望酒店裡的小故事,讓你有些啟發。
【案例故事】花媽有繼承人(1)韓總、(2)阿邁。花媽過世時有遺產200萬,但花媽在過世前2年,有贈與200萬給阿邁。花媽的遺產是400萬(200萬+200萬),還是只有過世時的200萬呢?花媽的債權人可以向阿邁跟韓總討多少錢呢?國稅局又是以400萬課遺產稅?還是以200萬課遺產稅?阿邁拿到的贈與200萬,要不要分給韓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