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周台股連3天大跌,8檔熱門高股息中,只有00878和00713贏過0050和大盤,除了配息率外,遇到股災的抗跌力也是高股息ETF投資人在選股時的重要依據。 至於想要靠存股每月領取10萬被動收入,選擇00878還是00713好呢?請看財經部落客知美Jimmy的分析整理....
文章列表 共2185筆,顯示第2頁/6頁
編按:川普對等關稅重創全球股市,台股周一(4/7)大跌2065點,創史上最大跌點,4/9國安基金進場護盤,連續3日台股狂瀉近4000點。 4/10凌晨政策大轉彎,川普宣布暫停實施關稅90天,激勵美股翻紅,台股也上演慶祝行情,大漲1608點作收。台股已正式落底,還是迴光返照?想趁著反彈賺一波,又該留意哪些事、哪些標的?
川普關稅出現髮夾彎激勵全球股市出現報復性反彈!今天台股當然也是全面開出紅盤,依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半指數大漲 18%,加上台指期量縮一價鎖漲停來看,今台股因有 10% 的漲停限制,故明天仍然紅盤可期,可望跟上美股的腳步。 重點來了!這波多頭反攻才剛開始?還是這僅僅是反彈逃命機會?江江今日特出關鍵戰報,告訴你接下來三個月怎麼抓機會、避風險!
我不走溫情路線,我不會餵你喝雞湯。你要不要想想是誰讓你得要面對股災寢食難安的啊?不就是你自己嗎!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跟你說不要重押個股,要有風險意識,要建立資產配置組合。結果你怎麼說的?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比喻市場在關稅政策變動下的不可預測,但仍充滿轉機)
「台股大跌後爆量,沒有抄底的話,之後回升怎麼辦?」最近收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很明顯感受到部分投資朋友陷入了錯失恐懼症(FOMO)。說真的,多數投資人都在這波川式災難中受傷了,想要盡快把虧損賺回來很正常,這是人之常情。 但這也是熊老師要教給大家的第三課「你憑什麼?」這樣講可能很難聽,但希望投資朋友耐心聽完。
川普關稅風暴下,我認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個關鍵重點: 川普最根本且持續的問題在於,他正在教導年輕一代(包括我的學生),只用權力、槓桿、自利、無道德的務實主義、談判籌碼視角,與權謀運作來看待世界。即使這種方式真的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其背後潛藏的後果卻深遠而毀滅性。
2024年4月3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重新課徵高額關稅,以貿易逆差為依據,對台灣課徵32%關稅,令台灣政府與產業界措手不及。根據《彭博》經濟學家的預估,若該關稅全面實施,台灣對美出口將大幅萎縮63%,GDP恐縮減3.8%,對台灣的經濟實力、國防安全及全球地位構成重大衝擊。 雖然政府已研擬擴大進口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以平衡貿易逆差,但眼前急需更具戰略性的應對方案,協助台灣突破當前國際經貿重組的危機。本文從短、中、長期三個層面提出因應建議。
面對台股大跌,最糟糕的行為,是賣出離開市場。次差的,是不敢按照紀律買進。在《一年投資5分鐘》中,我曾計算過:即便在2020年股市重挫30%的時候勇敢買進,需經歷長達5年的等待後才回到原價,這段期間的年化報酬率仍高達7.4%。
我自己經歷過台股幾次的重大事件,最接近的就是2020疫情那次,那時我手上有7~8成都是市值型和美股,再加上資金沒有好好控制好,導致後面想加碼時根本沒有彈藥可用,看著持股擺了3年才慢慢爬回原點,那段心理壓力真的超難熬,所以這一次,我更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川普在4/2公布的高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譁然與股市大跌,面對此巨大風險,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呢?三個方向檢視,讓你逃命或加碼可以進退有據。然而,即使短期川普政策有轉圜空間,投資人也不能太過樂觀,因為,短期風險可能慢慢演化為經濟衰退的長期風險。
編按:作者周文偉(華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累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累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4歲時年領股利超過300萬元。
美國股災來了,週一開盤應該讓投資人很煎熬吧(編按:4/7台股收在19232.35點,大跌2065點)?文章有點長,看完之後,應該會稍微放心一點! 這兩天我滑到threads看到一篇貼文。有位即將退休,平時投資很保守的60歲爸爸,原本有400萬元放在定存或儲蓄險,打算當作退休金使用。因為聽從子女的建議,他解約後改投入高股息的ETF,希望可以增加更多的報酬。 但這陣子股市大跌,原本的400萬已經虧損幾十萬。他非常焦慮,不知道該不該賣出停損,也擔心自己的退休金是不是會全軍覆沒。
在台灣清明連假期間,川普拋出震撼彈:將對全球 185 國實施「對等關稅」,堪稱自 1930 年代以來最激進的貿易政策。這項政策不僅直接衝擊全球貿易鏈,更可能掀起新一輪的通膨壓力與市場動盪。
「存股存了一兩年,現在卻由盈轉虧,該停損嗎?」這個連假我收到不少類似詢問。有的人覺得很可惜,大賺沒賣,現在捨不得賣。有的人覺得很害怕,一周的跌勢就蒸發了一年的薪水,再這樣跌下去怎麼辦?
台股經歷2000點震撼教育,投資人心慌還是想撿便宜?又碰到股市大跌的時機來了,什麼時候該加碼呢?方法還是一樣喔! (原文刊載於2024/8/5,更新時間為2025/4/7)
現金流和資本利得,是近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幾次的投資經驗來回在筆記本刷了很多次,我決定賣出把握下跌機會。當然很感謝大家一年的監督,這些日子累積了六位數的股利,每季的發放日感覺也是很棒的。 當時的自己也是這樣想,股利幫忙負擔部份頭期款,剩下的再從每月收入補齊。但當我閱讀的越多,思考的面向也慢慢有不同的轉變,再加上多次的風險與預算評估,收入一直是考量重點,即便少了股利的撐腰,負擔頭期款後還是有投資的空間,調整後也許又會有不同的收穫。
容我向台灣朋友推薦這部影片! 本文重點也放在介紹影片中的論述https://youtu.be/goEU7C1xmis?si=fEf1B37eALV0mrSG 兩言以蔽之:中共是個紙老虎,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只可惜,台灣許多人包括蔡正元,郭正亮也不想了解!
緬甸發生大地震,千里之外的泰國曼谷受波及,興建中的泰國審計署新辦公大樓全棟倒塌,倒塌過程簡直像是炸彈拆除,徹底崩潰成瓦礫,曼谷其他大樓也多少受損,但全棟倒塌的僅此一棟。
本周的重點,全部聚焦在周三(4月2日)的川普對等關稅公告日開始,在此之前,由於不清楚具體會實施哪些關稅,如今看來,台股市場已經用大跌來作回應,觀察今年3月大盤如今跌幅已經超過9.3%,從歷史跌幅來看,上次2022年6月正在經歷高升息與通膨暴漲的階段,那時的單月跌幅則達11.8%,顯示市場的恐慌程度甚至逼近於通膨與升息的雙重夾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