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2134筆,顯示第3頁/6頁
我的台灣友人汪浩博士問了我這個問題,我因此有義務回答。他問道,既然美國政府有36兆的赤字,如果我身處政府中,我應該怎麼做?現在,顯然民主黨對此沒有答案,這也導致了他們在所有選民中的支持度下降。這很奇怪,對吧?
近年來,台積電一直被塑造為「護國神山」,如今因美國總統川普高度重視美國需有本土半導體產能,前往投資千億美元,許多人頓覺得「地動山搖」,擔心台積電是否遭佔便宜?更因先前篤信台灣安全基於護國神山,如今擔憂「川公移山」損失「矽盾」。這種兩極化的高度政治化討論,其實對國家戰略與長期產業發展並沒有幫助。
當大家聽到 「我們每天都在吞塑膠」 這件事,大家最想問的是「怎樣排掉這些塑膠微粒?」,有些人較悲觀「逃不掉啊!人類共業,無奈的現實」。
哈囉大家好,我是知美,為什麼00713的殖利率沒有辦法贏過00919呢?那是因為00713的設計目的,本來就不是用來追求殖利率第一。
先前有人留言,選擇歐印是要有筆大一點的資金,如果只是20-40萬左右,基本上與分批買進沒什麼差別。為了破解這個迷思,YP打算用24萬來做個回測,當10年前歐印0050跟分批買進至今,金額高低對於勝負是否有什麼差別。
在我的Youtube、臉書留言區裡,一直都有一派網友認為「自行投資」完勝勞退自提、而另一派網友則是認為勞退自提績效穩定又能節稅才是贏家,但其實不到領錢那一天,你根本無法斷定誰贏誰輸。
前幾天小哲來電,約我週六下午見面,見面時他抱了一大袋的保單,原來他媽媽上個月身故了,留下12本保單,他實在看不懂,所以請我幫忙檢視一下身故保險金及身故受益人等等問題。
剛剛午休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其中一個段落是這樣:「理財達人指出,1月0050尚未調降費用率時,006208約贏1bps(0.01%),在降費率滿一個月後,006208年初至今卻仍然贏了3bps(0.03%),顯見單純降費用,0050可能還不足以勝過006208。」(編按:bps基點,為利率變動的最小計量單位) 真的是這樣嗎?
2025年,新加坡的財政總收入達到1,499億新幣,其中財政經常收入為1,228億新幣,而淨投資回報貢獻(NIRC)則高達271億新幣,占財政總收入的18.5%。
有網友問我,有人說0050適合12%以上高所得稅率的人,006208適合所得稅5%的人,真的是這樣嗎?到底中間有什麼差異?
每個月都有股息入帳,就像有一條穩定的小溪流,持續匯入你的財富池塘。即使市場波動,這筆被動收入依然準時到來,帶來一種穩定感和成就感。
為什麼00929、00940殖利率只剩下3%,但是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3月份還可以繼續維持12%的高殖利率呢?今年以來高股息的績效是大幅贏過市值型,但知美想要告訴你的是,存股的路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