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2184筆,顯示第1頁/6頁
隨著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升溫,全球貿易前景雖然籠罩不確定性,卻同時隱含潛在的機遇。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截至2025年4月14日的最新估算,在美國暫緩「互惠關稅」等政策背景下,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預計將小幅下滑0.2%,較未受政策干擾時的預測值低近三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場關稅爭端對各國衝擊不一,部分國家甚至可能因「貿易轉向」效應而受惠。
萬眾矚目的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昨日召開法說會,這場法說會宛如台股投資人的信心重建大會!面對半導體景氣疑慮,董事長魏哲家霸氣宣示:2025 年將延續 AI 驅動的強勁成長!這不僅粉碎市場對台積電需求疲軟的擔憂,更為台股多頭點燃一把多頭火種。
假設這一生總共會投入3、4千萬的本金。這次下跌的時候你覺得要投入多少錢去抄底才會比較有感?就算你押進100萬,也不過才佔所有投入本金的3%左右。就算這100萬都放在006208,這波可能也才賺到10萬。對你這一生會有很大差別嗎? 而且其實你並不知道再來會不會跌破一週前的低點。萬一跌破你不是就從抄底變套牢嗎?對,我不知道會漲還是跌,所以抄底對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大盤這波上漲,我仍定義為反彈,畢竟從 2 萬 4,跌下來已經 7 千點。不會因為漲 2 千點,就轉為多頭趨勢了。大盤仍可能回測前低 17300,有打第二支腳可能。如果繼續破底,那目標就得往下修。
如果以過去的配息來回推的話,股價20-21元左右的00878大概就是配0.35元,之前這個配息區間分別是2023年第三及第四季當時00878除息參考價為21.08、20.34,以目前平準金與歷史資料觀察,市場預期值可能落在0.35區間,但實際仍需以公告為準。
我們總以為體重上升,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但過了三四十歲,越來越多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脂肪卻依然穩穩堆積。體重計上的數字像故障一樣停不下來,腰圍、血糖、膽固醇悄悄一起上升。我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律不夠,是不是不夠拼?
在歷經大漲大跌的一週後,你最可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再平衡。大多數人看到漲的資產會想繼續加碼,跌的資產只想快逃 - 這是人性。但所謂的「再平衡」,就是要我們完全做相反的事情:賣掉漲多的、買進跌深的。 這樣的動作聽起來很違和直覺,尤其在市場大跌的時候,更需要勇氣執行。但再平衡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賺更多錢(雖然長期下來也有可能),而是為了讓我們能承受得起未來的波動。
清明節後連續5天,台股上沖下洗,3天暴跌近4000點,川普精心設計的嘴砲,隨時隨地搞得全球股市雞犬不寧。高股息ETF罕見的跌停,沒兩天又罕見的漲停,這波操作下來,高股息還能配出息嗎?存股族該繼續存嗎?
長期存股在面對股市大跌除了冷靜尋找逢低加碼的機會以外,也可以藉此來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適合自己。 本篇以5組不同的投資組合回測2024年以來的績效表現,給大家參考自己適合哪一種波動度,如果近期股市大跌讓你心臟承受不住,那麼可以選擇相對抗跌的組合。投資組合的目的是找到在你能承受的風險之下,所能賺取的最佳報酬。
股市近來大漲大跌、震盪不斷,而這兩檔高股息ETF,竟然是最抗跌,最適合害怕資產發生虧損的膽小投資人持有。仔細看完今天這支影片,就讓你知道這兩檔高股息ETF,到底適不適合持有。
昨晚收到一篇私訊,看完其實滿感慨的,我把對他的話,順便一起分享給大家。 以下是一個爆倉者的投稿。
負報酬這件事情,對於一般民眾有極大的心理壓力,儘管公司營運沒問題,且自身也知道好公司放久了絕對不會賠錢,但心裡還是會感到難受,特別是看到別人賺錢你沒賺,甚至還大賠的時候,那種心理壓力我都懂。 既然如此,那有沒有一些公司,無論景氣好壞都幫股東年年賺錢?還真的有!阿勳整理了一下資料,發現有 35 檔股票過去 9 年股票都是正報酬,年年都在幫股東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