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久不久,台灣總是會在某個民主必需品上,有恐慌性的搶購。電視媒體現場直播將大賣場空盪盪的貨架,或是街頭巷尾二十四小時超商的一掃而空景象,反覆重播在每一個新聞時段上。平面媒體也一定不遑多讓地以頭條來報導物價飛漲的情況,於是社論和電視政論節目上,經濟學者和專家就會立刻把地震專家學者們擠出攝影棚。
文章列表 共53筆,顯示第2頁/3頁
無論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市區和省道,或是臺鐵高鐵的方向指示資訊上,文創園區是經常出現的四個字。從北到南,西部平原橫跨中央山脈,東部沿海公路及花東縱谷內,遍佈各式各樣的文創園區,令人目不暇給。
將近十三年前,家中的一位長輩因為身患長期慢性疾病,聘僱一位菲律賓籍的看護西喜嘉,她初到臺北時才二十二歲出頭,剛從一個馬尼拉的專科學校畢業,就申請來台從事看護工作。
瞄到新聞報導:大陸有人寧可辭職也不要參加尾牙,因為有主管藉著尾牙活動,酒酣耳熱之際,對女性員工屬下做出超出常規的舉動。以年終尾牙為由,以工作團隊聯誼之名,強灌不勝酒力的員工,甚至鬧出人命。
天搖地動的寒冬中,一個近七級地震把幾幢大廈壓垮,數百人受傷和失去家園,失蹤和死亡的人數雖然沒有比之前的幾次大地震多,但仍是可貴的生命。搶救的工作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奮勇進行,冀望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把握最後機會。
擁核反核的相對立理念,政治立場不同的爭議,一定會對於這個重啓的決策,有無止盡地辯論和夾帶相當情緒化的爭議。究竟該不該在這個當下,重新運轉一個已經停了一段時間的核能電廠,把一個近三十年的老傢伙再度啓動,而另外一個四千億元的全新核能電廠卻依舊封存,是多麼荒謬的反諷。
高中學測考完了,莘莘學子大概對於自己的成績都有譜,考試成績的級距和落點分析,大致不必等到正式的成績單收到手上,現在資訊發達,由公布的標準答案,用心一點的學生應該可以預測可能申請的學校和系所。至於應該選擇學校為優先,亦或是以科系和未來就業市場的需求為考量,是個眾説紛云,莫衷一是的議題。
二戰結束到國民政府遷台,中間的幾年時間,台灣唯一的縱貫鐵路上,日本技術人員已經陸續撤回去,呈現一個真空的狀態,當時的台灣省政府需人孔急,就到大陸的幾所頂尖大學,以來臺灣作畢業旅行為號召,吸引即將畢業的機械工程方面的學生來臺灣一遊,全程由臺灣省政府埋單。於是有幾批北大、清華、南京中央和上海交通的理工科學生,抱著好奇心來一探這歷經日本半個世紀的殖民地。
台大校長遴選落幕,可是接下來的一幕是對於當選人和遴選委員之間的關係,有所質疑而上演的戲碼。於是利益衝突與迴避原則,當選人論文抄襲嫌疑等議題,被放大檢視。另外一個主軸則是學商勾結的疑慮,擔心龍頭大學因為向企業界募款,會失去學術自由和獨立性。
耶誔節的時候,巧遇了位之前一起工作的年輕人,他幾年前抓住一個機會,隻身前往上海就業,待遇和工作可發揮的空間都理想,也在當地碰到情投意合,也是由臺灣去工作的女孩,正在論及婚嫁。幾年不見,他看起來穩重成熟,充滿自信。
往往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可能代表一個義意十分重大世代的開始,1984年的五月四號就是這麼一個日子。因為這一天是首次在太平洋上空所有商用飛機,客運和貨機升空飛行的總量超越大西洋,這個數據也從此未再反轉過。
兩萬八,三萬一,還是兩萬八千五,這些數字最近被討論得不可開交!有人在夢想這其中的一個數字,有人在做功德,黙禱助唸其中的一個數字。如果不知道這些數字都是聚焦在最低工資的議題上,還真的會以為是有人在划拳行令,還是有通靈神力的奇人異士,在預測下一期的大樂透或是威力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