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治 1952年生於台北。原籍浙江。六〇年代成長於台北好萊塢電 影、西洋流行歌圍繞、卻庶民生活相當清貧簡淡的都市街巷, 故舉凡戰後台北人的吃飯習尚與少年的遊藝活動,深得親歷。 七〇年代中期,開始寫作,作品以散文為主。著有《窮中談 吃》、《流浪集》、《門外漢的京都》、《台灣重遊》、《台北小吃札 記》等書。
中國菜在西方大多荒腔走板,找出色的餐館去設立學校,絕對有必要;像鼎泰豐與美國的組合,就是不錯的選項。
大白菜可以燒成爛糊,可以搭配煨麵,甚至可以包在春捲餡裡油炸;無論何種作法,照樣釋放傲霜香氣,這就是它獨具的氣質。
年節飲食有講究,從除夕的團圓豪宴,演繹到初五的別有風味,端看各家的巧思妙手,如何將眾多食材幻化成精采的美食之旅。
食物的美味能夠雋永流傳,主要在於配料的講究。做菜時,有時一些毫不起眼的材料添入在料理中,不僅不搶主角丰采,還能開胃添色。
不少人想學太極拳,學之前,先釐清兩個問題:你是想當練家子?還是只是養生練氣?確認目的後,再一步步地從各家打法中,找尋健康的鑰匙。
「她把全世界當她的後花園來玩」,但只有京都, 她用心細賞、品味,挖掘出與眾不同的慢活隱味。
京都就像是個精緻的公園,到哪裡都能玩出美趣來,寺院門牆、京町人家⋯⋯,隨走隨看就能感到心滿意足,就連幾堵荒蕪的舊土牆,都有著獨特的風情。
獨味的冷菜,常成為經典小碟。良廚配得好,便可能成為千古絕唱。冷菜製得精妙,又能如行雲流水,更能教人珍惜又驚歎。
將自己放到一處頗教人心神沉靜的地區,是很重要遊看城市的訣竅。只要事先框出大小適中的幅員,再置身其中閒逛,不失是最扎實的熟識城市之法。
外地遊客倘若想花兩、三個星期環島,又想在短時間內探看整個台灣約20處景點,我覺得三峽至少值一個下午。
悠閒的台南小鎮,有許多經過歲月琢磨、耐人尋味的生活痕跡,不妨找時間來台南搭趟公車,感受古城閒韻。
把一碗單單淨淨的麵條很當一回事地來做,是頗美的一樁生活。 尤其是做的時候很細心,然後在最酣暢的一剎那,幾口呼嚕嚕地吃下。
人要追求簡單的那種度假,必須去的地方很顯簡略,卻細細咀嚼仍很豐於滋味。 這種地方,東想西想,還真不多。
宜蘭天災雖多,然雨過天青,土地上永遠長滿了作物,幾乎沒有荒年的憂慮,被稱為「台灣唯一沒有水庫卻又不缺水的縣」。
人人皆道宜蘭好玩,然而究竟宜蘭該怎麼玩?又玩些什麼?卻是很不容易回答的一個問題。
作者不知何故,總將這些朋友、親戚、傭人等角色,寫得如同隱在幕後,令彼等不發出太多意見,這是頗可教人尋味者也。
宜蘭土地造就了宜蘭的百姓。土地愈瘠愈澀,則人愈純愈樸,這真是今日無懷氏葛天氏之鄉也。
宜蘭民宿之開辦,是要使住宿者獲得一種「下榻的舒服享受」,好比說舒服的房間、美味的料理,甚至強調富美感的建築設計;至於地點選於何處,似乎不重要矣。
台灣小吃,豐富多元,美則美矣,然其中亦不乏教人嘆憾的枝節,遂有小吃十恨之作也。
太多人說溫哥華好,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然究竟是怎麼個好法?似乎要再進一步去探討。
宜蘭僻處深鄉,店家逕守著「不求聞達」的默默本業,行之愈久,逐漸形成一種執著,就是這股執著,散發成宜蘭美好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