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572筆,顯示第2頁/6頁
雖有藝人兩地跑,但大多數藝人仰賴本土市場,必須接地氣、廣結善緣;有些時候好客、有時大環境則⋯⋯不宜好客。
最近與定居美國的同學聚會,以往總會談談政局,這次完全沒提,同學說年紀到了「算了吧」。 所謂同學、同胞、同志,必須要有相同話題,否則無話可聊。我們這輩老了,但應該有點意見!
將省籍、國籍差異做成喜劇,更易凝聚共識,畢竟喜劇無須遮掩,看懂了,就什麼都懂了。 親情、友情、愛情都不分膚色種族,更不分省籍;只是出了劇場,這份溫暖能持續多久?
十三個坐輪椅的老者雕塑,暗示著十三個打噴嚏會讓世界結凍的政客,現在,都在老人院裡。 政治的紛紛擾擾總有一天會過去,藝術會留下來,美麗會留下來,文明也會留下。
正是因為知道今天不跑、明天肯定會後悔,如果不想悔恨終身,就跑吧!成功當然開心,就算不成功,也能得到可貴經驗,即使撞牆、退後之後還是能前進。
在最近一場參訪中,雄獅文具第二代李老闆聊起爸媽店面當年被政府徵收,後來賣給新光吳家的歷史,這當然不公平!而這也成為他開始蒐集史料的契機,更整理成自己版本的「台灣歷史容顏」。
最近回母校嘉義高中跟同屆的侯友宜一起座談,校方特別找出我們這屆的畢業同學錄,記得當年我責無旁貸硬扛總編,大學聯考、編務兩頭燒,想著也許若干年後這將會變成一份禮物……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三月在中國票房居冠,ChatGPT認為,可能與觀眾熱中「歷史題材」有關⋯⋯。 在人情世故上,AI雖也展現了學習力,但它生成的答案又有某些「不順」,其實往往與情懷有關。
老朋友的存在,就在見證彼此參與對方生命的點滴,就像金門與廈門,原本也是老友,現在這起漁船翻覆事件,讓老友尷尬,要結怨?要化解?都該慎思、珍惜。
技職學校培育出來的專業技師,身上有「匠人」精神,他們穿制服、戴安全帽,用最素樸的心,神奇地幫大家解決人生難題,推動台灣愈來愈進步;可惜教改促使技職學校升格,匠人精神難傳承。
雖不知未來如何,但隨時準備好,當機會來敲門,才有自信緊緊抓牢;雖然每年歲數都會增加,若能保持學習熱情,不斷接觸新鮮人事物,心境上就不會老!
周末應邀參加某女記者協會年會,這群專業女記者關心的事情很多,滿腦子都是好故事,但身處現在的媒體環境,可能多少帶著「能做的事情不多」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