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572筆,顯示第10頁/13頁
時代在變,台灣的餐飲業體質也開始變化,生存愈來愈不容易。無論是傳統老店,或是年輕人喜歡的「餐酒館」,都要順應時代轉型,才能有活路。
人生許多事,好的壞的,一念之間,投資也是,當大家一窩蜂往裡頭鑽時,你怎麼想?
記得以前上台北,看到計程車上寫著「冷氣開放」,真是大開眼界;開冷氣讓環境更熱、更缺電,又想著砍更多樹改放太陽能板,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怎麼辦?
嘉義村子裡的老鄰居阿桃麵店、阿婆米糕,是我的「安慰食物」、從小吃到大的口袋名單。儘管未來世事多變,但那份人親土親的溫暖,即使隔了幾代,還是很親。
投票在台灣已有完整的產業鏈,不如換個全新名字,以「投票共和國」名義立國,在口罩外交式微後,甚或能輸出「投票外交」。大家意下如何?我們投票決定。
1978年12月16日凌晨,台美關係一夕間風雲變色。 多年後,與老友們回憶起驚心動魄的那夜,眾人在歷史上皆有專屬位置。
媽媽愛講故事,我百聽不膩,更佩服老婆次次捧場,讓媽愈說愈起勁。想對媽媽表示心意,其實子女該做的就是陪她回憶往事,一起再活一次。
近日苦悶,悶久了會死,但打破僵局就能找到情緒出口。緊張時刻宜用幽默化解衝突,嬉笑怒罵,完成不可能的夢想。
防疫期間不宜見面聚會,但宜關心老友,互相溫暖,抒懷寂寞情緒;而我另一位老友郝柏村,斯人雖已去,但他嚴厲中見真性情,更是叫我難忘。
被逼得無路可走,人就會想辦法突圍而生,這是不死鳥精神。 電視台愈來愈難經營,但有人出奇制勝做出好內容,這是逆轉勝。
在疫情延燒的非常時期,「嚴謹」是最安全的保障。 若能在朋友聚會前,比照代駕,先來個代客調查,既不會引發安全疑慮,又能永保友誼,何樂不為。
大家搞不清我「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我也搞不懂你們人類,說是同胞,卻能切割! 可是在我眼裡,不分人種膚色,都歡迎與我當朋友,說不定我不是病毒,是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