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574筆,顯示第1頁/6頁
2025年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人超過65歲,長照成最大難題。 隨著科技進步,AI機器人將成為人類最強依靠,有望把「年長」發展成特色產業。
以AI技術打造的數位分身,能講各國語言,嗓音也可加入個人語氣,商機無窮; 但創新有優點、一定也有缺點,像AI用歌手聲音唱出各種曲風,就不見得能引起「共鳴」。
台灣公務員效率好不好?有人說辦土地、身分等等效率是美國的一百倍; 但看看打詐,詐騙集團的效率很可能是政府的一百倍!
在保留眷村遺址的現場演出舞台劇,鄉親們加入練舞、排戲、合唱,讓過去的村子活起來; 台灣也像個大村子,有人情味、也有衝突,我們能做的,就是靠說故事讓感情與回憶交流、互動、再生。
或許我們的民族性就是不管哪種身分,都有理由嘴角向下說委屈,但是只要呼吸還在,不論順流、逆流都能活。
有些人很幸運,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還能一輩子樂在其中。 愛有多重面貌,一輩子支持對方做喜歡的事,也是一種愛。
我認識的那對兩岸小夫妻,面對兩岸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他們愈想愈尷尬; 幸好新郎的爸爸有大智慧,他對兒媳婦說,別擔心,我家就是你家,我們永遠是親家!
歌手開演唱會,很像找知己來聽歌,而觀眾也會主動靠近自己喜歡的歌手,能聽懂了、理解了、感受了,在交錯而過的時候互相給個微笑,心中自芬芳。
電影《猩球崛起》系列的最新一部,劇情顛覆人與獸,看了有點感觸,也覺得荒謬; 如果猩猩會說話,而人類失去溝通能力,到最後誰會比較有人性?
台灣的電視觀眾過半在55歲以上,不屬於過去電視圈認定的「有效觀眾」。 「無效觀眾」其實都還活生生的,期待心動而不是心悸;希望不只存活,還能有生活。
看奧運場上胸懷大志的選手們突破自我,真的很感動。 我們是否可以每四年盤點一下,有沒有做到過去做不到的事情,破自己的生命紀錄。
台劇《零日攻擊》直搗台海敏感議題,未上映即掀話題。 不僅拿到文策院黑潮計畫,更獲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跨界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