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什麼立場?我對華麗辭藻、感性訴求是無感的,歸根究底還是能源選擇問題。 3月11日是福島地震10周年,未來一周會有大量的報告出籠。核能從人人喊打,到聯合國將核能、綠電與可再生能源並列為減碳重要性能源, 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呼籲重視核能在減碳的效能。
文章列表 共760筆,顯示第9頁/12頁
最近香港計畫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美債收益率也一度上漲突破1.5%,全球風險資產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下跌,是否意味疫情後持續近一年的牛市進入拐點?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指數在2月12日達到歷史新高點14,095.47,這是那斯達克自1971年開市以來首次突破14000點!上周道瓊指數與標普500也分別達31439與3918歷史新高點。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圖片(如下圖),講管理的,用的標題是——「如今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群魚吃大魚的時代」,正好用來為GME(遊戲驛站)軋空事件作為註解。
儘管2020年全球經濟因為Covid-19造成重大影響,人類生活形態經歷了百年來最大的改變。2020年3月全球股市盪到谷底,但是隨著疫苗研發及亞洲幾個國家疫情陸續趨緩,2020年第二季全球主要幾個證券市場開始一路反彈,使得2020年全球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創下自2014年來的最高記錄。
1月6日下午是最關鍵的一天,美國國會正式對選舉人團票進行清點,正式宣佈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就在當天票數還沒有清點完畢時,川普支持者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暴動,並且攻進了國會大廈。
上世紀宗師級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區遇上富達先生時不時叨念著,哪隻股票漲得不錯,我們怎麼不買呢?現在加碼如何?
疫情期間,有些國家一度暫停糧食出口,引發大家對糧食短缺的擔憂,而且進口冷鏈食品也要防控疫情輸入問題,因此糧食短缺和糧食安全受到大家的關注。
2020年在人類歷史上肯定是不能忘記的一年,由於疫情、中美貿易戰等多樣因素,人們的生活型態有了非常重大的轉變及不確定性——我們稱這個時代為Covid Age(冠狀病毒時代)。
對A股仔細研究其規律的投資者或許都知道,A股有「牛市不過三年」的說法,我們也統計了滬深300從2002年開始有指數以來,沒有連續漲三年牛市。比如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牛市;2008年大熊市;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上漲;2016年下跌。
12月4日一份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發佈《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官方首次公佈對影子銀行的系統性研究,將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明確下來。
上週五(11/27)中國四大行集體異動上漲,工商銀行漲超5%,成交額放大到50億元人民幣(以下幣別同)。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今年7月初,同樣是大金融族群暴力拉升,帶動上證指數一舉突破3000點,然後在3200點到3400點附近橫盤了4個多月。
人類歷史的軌跡除了值得人們回顧、反思之外,往往也給了我們許多預測未來發展路徑的線索。2020年初開始的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依然險峻,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持續衝擊,美國總統選舉雖然告一段落,但也即將開啟拜登經濟學(Build Back Better)的時代,在這個時刻全球資本市場IPO及籌資排名已悄悄的重新洗牌。
2020年11月10日,中國的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這一次突如其來的反壟斷吹風指南,一下子把港股恆生科技股板塊吹得東倒西歪。這次反壟斷法會對互聯網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嗎?
本來就不平靜的庚子年,過去這一周在驚奇周榜單上絕對是載入史冊的。民主模範生成了美利堅「分」眾國;史上最大IPO上市前夕翻船,在投資圈裡關於螞蟻金控各種評論蓋過了美國選舉。對我來說,最傷心的是偶像史恩康納萊逝去,翻過了一頁真正的典範。
中國最新的十四五規畫提出,到2035年將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總書記習近平在最新講話中提出,未來發展將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以此應對國際局勢的變化。
公元前287年,在古希臘西西里島出現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他發現了槓桿定律,並說了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華為會真的倒下嗎?」 「會。老美玩真的!」 「華為倒下後,中國的科技業會連環倒嗎?」 「不會,業內很多人會暗爽,早就等著華為倒台了。華為吃掉太多資源,許多同業被擠兌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