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3051筆,顯示第231頁/234頁
從ZARA創辦人登上全球富豪榜第三名,可看出三大趨勢,一是零售業在全球財富版圖將有更吃重角色;二是全球競爭越來越集中,贏家變少,輸家變多;三是華人消費力影響全世界。
很多機會在我們身邊發生,有能力的人抓到大機會,沒能力的抓到小機會;但過去的就過去了,千萬不要依依不捨。
全世界地雷一顆顆引爆,投資人尋求自保,不要讓賺來的錢飛掉,可能是今年度投資主軸,美國與德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屢創新低,應給大家帶來很大的省思。
七月二十一日,《經濟日報》證券版小小的一個角落,出現資深記者蕭志忠的報導,題為「TDR熱潮退,逾半數折價」。這則小報導寫道:「台灣存託憑證(TDR)已成為冷凍庫,三十三檔TDR中,有HISAKA(編按:新加坡專業精密機械傳動產品供應商)等十七檔逾半數較原股折價,與過去TDR熱絡時較原股出現『溢價』比較,顯示TDR市場已退燒,目前TDR在市場成交值比重多僅約○.一%。」這則不到一百字的報導,道盡了TDR市場的辛酸與無奈。
中國體育用品業者遭到NIKE與adidas夾擊,今年紛紛發布獲利預警、股價大跌。他們面臨的困境,令人吃驚,也給了大家更大的思考空間,這也是中國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中國因2008年擴大內需方案,釋出龐大熱錢,資金跑去炒房,造成尾大不掉後遺症;這次面對經濟降溫,已不敢再肆無忌憚採取寬鬆措施,只能以穩健的步伐來保持「穩增長」的目標。
歐債危機因歐盟峰會的大逆轉,而解除警報,也讓全球股市絕地大反攻。不過,基本面的問題沒有解決,吃下這帖特效藥,當藥力消除,該來的仍然要面對。
台商不停地在找廉價生產基地,可能已漸近尾聲,再往下走,只剩緬甸、北韓、孟加拉,產業必須有升級準備,不能只會低價代工產業。
在1980年代「日本第一」的時代,台灣與韓國並列亞洲四小龍。如今,韓國今年成為世界第9大貿易國,許多產業和技術也享有獨占地位,「韓國第一」的時代,已然來臨。
這回歐債危機似乎比去年下半年再進一步惡化擴大,弱勢的歐豬國家股市已紛紛跌破去年歐債危機的新低點,不過也有贏家勝出的新格局。至於台股,極度量縮、人氣渙散,已是亞洲最弱勢的市場。
幾十年來,大家的主調都在創造財富,無形中讓槓桿愈撐愈大;但原物料價格下滑、歐債問題難解,被各國膨脹出來的錢,很多都蒸發了,此時如何守住現金,可能成為未來兩年投資主調。
中國人均所得正在快速上升,在全球的購買力也十分驚人,台灣的產業必須了解,中國人變有錢之後的消費新勢力,否則恐成為下一回合的新淘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