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罩頂,到「洪易美術館」逛動物派對,是最安全又對胃的戶外享受。 色彩繽紛、造型各異的藝術公園,維肖維妙的雕塑作品,矗立在綠意盎然的農莊小鎮,忘愛解煩,令人流連忘返。 這是今年50歲的洪易,甫於2020年2月21月下午2時20分,開幕的「洪易美術館」,當天擊響鼓、迎金獅,盛大開幕,政商藝文人士南北聚集,熱鬧非凡。
文章列表 共23筆,顯示第1頁/2頁
有如供桌上的傳奇,達文西的巨作《救世主》傳出拍下4.5億元的天價,超過新台幣136億元,令人咋舌。這幅創作於西元1500 年左右的作品,是唯一流通於市場,有機會被交易的old master piece。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於昨日下午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舉行開幕記者會,總策劃林曼麗教授與東京藝術大學策展人蕯摩雅登(Satsuma Masato)教授在會中不約而同地表達了藝術品的神奇特性。
像一縷藍色清煙,旅英藝術家謝貽娟(1967-2017)昨晨(9月20日)驟逝,得年50歲,讓藝術界震驚、難過不已。謝貽娟多年來一方面以寫日記的自畫像方式,精益藝技,深掘自我靈魂,另方面以非空間(None-Space )的空靈單純,留下深度藍色遺作。如今賭畫思人,令人傷感。
2017年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KIAFART SEOUL,簡稱KIAF)於9月21至24日,在韓國首爾世貿中心(COEX HALL A&B)大廳隆重舉行,眾星雲集。
「趙無極活在台灣人心中,彷彿不曾遠離⋯⋯。」昨日(9/18)是「無極之美:趙無極回顧展」正式開幕,趙無極遺孀法蘭斯瓦絲.馬凱(Francoise Marquet-Zao)肯定地說。
趙無極遺孀弗朗索瓦茲.馬爾凱(Francoise Marquet)來了。她帶著對趙無極逝別4年的懷念而來,感受台灣收藏界濃得化不開的情誼,亦見「無極之美-趙無極回顧展」對畫家的追思及哀榮。
不到德國敏斯特,不會相信藝術可以這麼生活化;不看「敏斯特雕塑計畫展」(Skulptur Projekte Mnster,以下簡稱「雕塑展」),也不會相信當代藝術有這麼多可能性。
我們一行人,目標是參觀蛇形畫廊,但在進入畫廊之前,先在藍色的serpentine pavilion駐足,先行享受陽光與空氣,更體會現代建築師為倫敦展現最具體的創意加值,這樣的動機、噱頭與誠意,十分吸引人!
走訪古色古香的倫敦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驚見二十世紀現代版《母與子》雕塑,古意中埋新趣。這是現代雕塑大師亨利.摩爾(Henry Moore,1898-1986)作品,洗練簡約線條中,埋藏更多親情,為經典老教堂加注現代藝術色彩。
為配合10月即將在北師美術館舉行的「日本近代洋畫大展」,畫廊同業於8月15日上午於北師美術館,與國藝會董事長、北師美術館館長林曼麗教授舉行座談會,大家希望集思廣益,發揮母雞帶小雞精神,齊聚一堂腦力激盪,透過「日本近代洋畫大展」的來台展出,探究與日本近代藝術史有著深厚淵源的台灣前輩畫家市場現況,如何重拾人們對台灣前輩畫家議題的關切與熱情。
提起梅原龍三郎(Umehara Ryuzaburo),不但大家對他耳熟能詳,而且認為他對台灣前輩畫家頗有影響。今年十月,即將在北師美術館舉行的「醞釀及飛揚:日本近代洋畫特展」(展名暫訂),將展出《富士山圖》、《紫禁城》、《台灣風景》及「裸女」系列等六幅作品,機會相當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