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國內投資市場一口氣掛牌10檔全新商品ETN(Exchange Traded Note,交易所交易票券),讓原本就已滾燙的指數型商品再添柴火,只是投資人只知道連結指數,但不同的指數有何差異卻一知半解。
文章列表 共14筆,顯示第1頁/1頁
國人對印度投資的喜好度,就單一新興國家來說,大概就僅次於中國。但在台灣,中國相關資訊多如牛毛,但印度相關新聞可能一個月也難得看到幾則。在如此資訊匱乏情況下,國人還是勇於投資,一方面要佩服投資人的勇敢,另一方面則要讚嘆投資人對印度的高度信心。
8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宣布將土耳其的鋼、鋁製品關稅翻倍,鋁製品關稅上調為20%,鋼鐵關稅更調高至50%,消息一出導致土耳其里拉一度暴跌22%多,最後收盤依然重貶15.68%;土耳其股市盤中也一度大跌近9%,不過收盤硬被拉到小漲作收,市場開始傳言土耳其可能發生金融風暴。隔週星期一(8月13日)亞洲金融市場一開盤,股、匯市紛紛重挫,全天下來亞股僅深圳與越南股市仍收紅,匯市更僅有日圓逆勢升值,其他亞幣無一倖免,印度盧比單日重貶近1.4%。(見表一)
聽到選擇權,一般投資人大概會直覺聯想到高風險、高槓桿。其實這些都只是當只有單邊操作時才會有的狀況,透過組合式操作策略就可以達到特定目標且降低風險。運用選擇權交易的基金主要是以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策略進行。
近一兩年台灣開始出現許多特別的基金商品,之前跟大家介紹過「目標期限基金」,這次來談談名字中就有「特別」二字的特別股基金。去年初台灣才出現第一檔特別股基金,才一年多一點的時間,目前市場已經有三檔特別股基金,一檔特別股ETF及一檔特別股指數型基金等五個相關標的。
IMF(國際貨幣基金)一月最新的全球景氣展望報告中,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3.7%上調為3.9%;全球馬首是瞻的美國,經濟成長率展望更一口氣由2.3%上調至2.7%。
縱橫超過30年的投資經驗,從股票、期貨、選擇權到共同基金,再到各種金融商品,多年來最大的感觸就是了解到想要投資成功,理論與實務都要兼具,才足以應付各種狀況。只懂理論,就好比武俠小說裡終其一身研究武功祕笈的老和尚,真的遇到敵人時卻不知該以哪一招哪一式應付。
近來日股創下連續16天上漲的紀錄,而且小跌了一天(10/25)後又繼續漲,雖然累計的漲幅不算多(今年至10/27日經225指數上漲15.14%,還少於MSCI世界指數的16.18%),但態勢十分驚人。
近來有基金公司大肆宣傳高配息率基金,動輒十幾趴的配息率相當吸引人。基金公司也因此狂賣數千億,實在驚人。然而,許多投資人都誤以為配息率就是投資報酬率,甚至有人把房子抵押了借錢來買這樣的商品。原來這些標榜高配息的基金,往往有高達8~9成的配息是從本金挖出來給投資人的,看似高配息,實際上淨值卻逐漸減少,投資人真的有賺到嗎?
這幾年投資人開始狂迷指數型商品,因為學術文獻都說沒有基金可以長時間打敗大盤,買指數型基金至少可以確保績效跟大盤貼近。問題是金融海嘯以來市場變化越來越大且快,以致投資人越做越短期,那為何要care基金可不可以長時間打敗大盤?基金經理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創造優於市場表現的績效,有何不好嗎?投資這件事情,有時候「盡信書,還不如無書」
許多人選指數型基金,容易會犯一個基本的錯誤,就是看錯指數。一樣是A股ETF,不同券商推出的不同ETF,其追蹤的指數可能是天差地遠。投資人在挑選基金時,除了看過往績效外,該基金所追蹤或比較的指數,更可能決定了其未來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