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持續擴大的缺工問題,今年2月台灣與印簽署MOU,規劃引進印度移工。台灣印度協會理事長方天賜指出,印度願意與台灣分享人口紅利是很好的事,但現階段政府的準備不足、對移工勞動條件保障有疑慮,台灣社會對印度的認識也不夠,建議相關單位應積極回應民眾疑慮,而不是把所有質疑都當作「假訊息」、「認知戰」。
「引進印度移工」政策引發部分民眾反彈,網路上還出現歧視性言論,擔憂台灣會成為「性侵島」。為增進台灣社會對此政策的理解,台灣新動力智庫、台灣印度協會籌備處週四(3/21)舉辦「台、印移工會議-跨界勞動影響下的勞工權益與文化理解」,邀請勞動部至現場說明政策緣由與規劃,同時由勞工團體代表、學界代表提出建議。
勞動部:印度移工素質良好 民眾無須過度擔心犯罪問題
勞動部專門委員胡欣野說,會與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是因應近年台灣勞動人口下降,在外交部代表與印度磋商下完成MOU的簽訂,印度官方也認為此政策對他們有利。事實上,世界多國都有引進印度移工,如德國、義大利、以色列等,普遍認為印度移工表現良好、工作勤奮,目前沒有出現犯罪治安的疑慮。
胡欣野說,移工來台之前必須備有無犯罪紀錄證明,且從台灣移工的現行狀況來看,移工傾向避免誤觸法令而被遣返,2022年移工的犯罪率僅本國人的一半。
另對於影響本國就業的疑慮,胡欣野解釋,《就業服務法》已規範移工不能影響本國人就業,而雇主聘用移工前必須先在國內求才,有餘額才能聘移工。目前勞動部開放印度移工,只是在現有的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外再多一個選擇,不會新增移工人數,也不會放寬雇主資格、調高配額比例。
至於開放產業別、引入時間等,勞動部將在後續的工作層級會議確認細節。胡欣野說,勞動部將採循序漸進、務實辦理,初期會採小額試辦,並希望來台的印度移工有一定學經歷、英文能力,成效良好再逐步開放。對於移工的勞動保障,勞動部有設立1995保護專線,每年也會篩選高風險雇主。
學者對台印合作樂觀其成 但台灣仍有「三個不足」
方天賜則表示,他對台印此次的合作是樂觀其成。但從最近的爭議可以看到,台灣對印度存在「三個不足」,分別是:對印度的認識不夠,政府對民間的溝通不夠、準備也不足。例如對很多台灣人來說,最有名的印度人是「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顯示台灣對印度的認識是建立在想像上。
以學界來說,全台沒有一間印度研究的系所,也顯現台灣對印度的認識不足。方天賜說:「印度不存在於台灣的學術地圖,學界都不了解,社會不了解,就會有歧視與誤解。」
方天賜建議,台灣政府規劃引進印度移工,或後續與印度建立夥伴關係,除了要保障移工在台的勞動條件,也更需要跨部會研議配套措施。例如,目前台灣與印度沒有直航航班,是不是該著手規劃?移工來台後,台灣會需要精通雙邊語言的人才、中階管理人才,這部分教育部是不是該積極參與?
方天賜強調,台灣與印度是戰略夥伴,印度的軟體業、太空業、製藥業都走在台灣前面,台灣應積極與印度合作,把印度視為台灣的好鄰居。
目前移工勞動環境問題多 勞團憂印度移工來台將受虐
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移工政策處主任汪英達在會議現場,直接表達對移工勞動環境的擔憂。他指出,國際勞工組織列出的「人口販運」指標,台灣移工全部都有。大多數移工必須借款支付高額仲介費才能來台,在高風險環境工作,肢體暴力、性暴力、違法扣留證件、懷孕歧視等案例更時常發生。還有20多萬家事移工、10萬遠洋漁工被排除在勞基法外。「這些現象沒有改,印度移工進來是被虐待的。」
汪英達更痛批,勞動部宣稱「須先聘用本國勞工,有餘額才能聘移工」的規定只是虛晃一招,因為實務上雇主會以基本薪資來招募,僅是走個形式。而且,印度境內族群複雜,光是主要語言就二、三十種,以現在台灣多數移工沒有母語翻譯的狀況,他質疑,「台灣真的準備好了嗎?」
此外,儘管勞動部強調會篩選來台移工的學經歷、語言能力,汪英達也質疑,以台灣現在給移工的薪資待遇,這些優秀人才真的願意來台嗎?
汪英達強調,沒有公平聘僱,讓移工必須付高額仲介費來台就是歧視,勞動部應積極改善此問題,給移工更合理的勞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