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測驗
在驚慌動盪中,2020第一季結束了。全球關注著同樣的事件,盯著不斷飆升的確診和死亡數字,大家驚心動魄、血脈噴張。從來不曾有新聞如此切身相關,伴隨儀式感十足的排口罩、囤物資,一方面情緒高張熱切,一方面更擔心這場流行久久不退。
看完整文章
黃之揚先前做過許多工作,卻都難以持久,怎知一碰見海洋垃圾,就成了他終身志業的所在。
看完整文章
上千度的玻璃膏在爐子裡發出熊熊火光,炙熱的空間裡,春池玻璃70歲的老董事長吳春池滿頭汗水,親自拿著長桿深入燒熔的爐內,宛如岩漿般的炙熱膏體緩緩流下,每個步驟一氣呵成,絲毫沒有半點遲疑。
看完整文章
沒有名氣、沒有業務,單靠「手提袋」,一年就闖出千萬業績,創下2018年募資平台贊助金額最高的產品,更吸引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老協珍、誠品,先後捧錢找上門合作。
看完整文章
「如果我不能為人們解決頭皮問題,那我只是在做一瓶清潔劑,一瓶無法感動別人,沒有靈魂、沒有生命的液體。『信任、自由、回到自然的根本』成了我想終生守護的信念。」幫助世界回到自然的根本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看完整文章
頂著烈日,熊英芝站在貨車頂,扯開嗓子,「這個搬到那邊放,小心點!」才卸下木棧板,她又快步走進DIY教室裡,「哇!阿公做得真好,我最愛你們了!嗯~嘛~」年過半百的她,嘟起嘴送出飛吻,把阿公、阿嬤逗得樂不可支。
看完整文章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陳秉亨投入環保議題多年,他看見農村的老化、凋零等問題,「我在偏鄉長大,很清楚了解偏鄉問題所在,所以希望推動農村、漁村、原住民社區的地方創生。」他認為,只有社區自力自強、打造一桶金,才有未來,「再生能源就是最好的管道,讓社區的人靠綠電賺錢,年輕人也有機會返鄉就業。」
看完整文章
我們的環境和物種,在開發與存續間拉扯,然而總有一群人,默默地在保護著塊土地,在環保抗議場合或是座談會上,你一定不陌生,在一群人中總有張西方面孔,他是文魯彬,曾經是年收千萬的美籍商業律師,現在,他不但是貨真價實的「台灣郎」,更是台灣的環保鬥士。
看完整文章
適逢地球日50周年,今周刊認為,愛護地球邁向永續發展應從小落實,因此期盼能號召更多青年世代的孩子共同參與,未來帶給臺灣社會大眾更多啟發與參與。
適逢地球日50周年,今周刊認為,愛護地球邁向永續發展應從小落實,因此期盼能號召更多青年世代的孩子共同參與,未來帶給臺灣社會大眾更多啟發與參與。
報名者為限於國內目前就學國小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獲獎後應檢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份。
參選抽獎作品應以愛護地球宣導為主,並不得妨害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或涉及特定商業宣傳。
本活動一律採線上報名方式,影音及附件正本需郵寄至承辦單位。
請將以上資料,儲存於同一個資料夾,檔名請命名為作品名稱,加入壓縮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