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師施景中表示,指揮中心應該調整疫苗施打順序,優先讓第三類的邊際機場人員施打疫苗,且最好是選擇防護力較高的mRNA疫苗,「保護邊境人員,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要全力防範印度變種病毒。而醫師之後也分享,自己得到桃園市長鄭文燦和疾管署的回應,直言,「前一陣子,好像有一位前署長批評政府是『防疫獨裁』,就在今天,我感覺這絕不是事實。」
日期:2021-06-16
接種AZ疫苗會有血栓的副作用疑慮,那打莫德納疫苗就相對安全許多嗎?對此,醫師邱正宏表示,莫德納和輝瑞都屬於mRNA疫苗,而根據美國研究指出,這種mRNA疫苗也有獨有的副作用,那就是「心肌炎、心包膜炎 」,且發生的年齡層,多半在16歲以上和年輕的成年人身上。
日期:2021-06-15
台灣今(12)日本土確診案例新增250例、死亡個案26例,針對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首批莫德納疫苗開放給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第一類醫事及非醫事人員接種,另外日本124萬劑的AZ疫苗的施打對象,也將有所放寬。另外,對於昨日首例AZ疫苗施打後死亡案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法醫研究所協助後發現,該名患者是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
日期:2021-06-12
高端疫苗昨(10)日公布二期臨床試驗解盲報告,簡單歸納此次結果,分別是疫苗安全、副作用少,打完幾乎會產生足夠量的抗體,製造過程品質也穩定,至於大家關心的三期臨床試驗以及其他研究,都會依計畫同步進行。在政府部門的回應上,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業者公布試驗結果,試驗報告還需併同更多科學資料送衛福部食藥署審查,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才可量產使用。
日期:2021-06-11
美日兩國為何要致贈新冠疫苗給台灣?近日各項報導出爐,有的說是日本感謝台灣在311地震時曾經伸出援手,針對美國則認為台灣是美中對抗的最佳盟友。不過若是排除這些外交因素,台灣並不是第三世界落後貧窮國家,為什麼會「淪落」到需要靠兩大國際盟友來捐贈疫苗?三大因素都和國際疫苗的搶購息息相關。
日期:2021-06-11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
國外出現孕婦、新生兒染疫案例,國內本土疫情嚴峻,近日北部也有染疫孕婦出現呼吸窘迫等症狀,緊急剖腹生產搶救,讓醫護團隊、家人繃緊神經。國內尚未將孕婦納入公費疫苗優先對象,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呼籲,首批莫德納疫苗應禮讓醫護孕婦優先施打,據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孕婦有較高死胎與早產機率,併發子癲、子癲前症機率也增加,顯示孕婦有優先施打疫苗必要。
日期:2021-06-09
國內本土群聚感染未見趨緩,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歷了疫情大爆發、封城後解封,又封城又解封的歷程;看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方法,或許也可以當成我們的參考與借鏡。YouTube頻道《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的Sophia,自拍影片與外界分享,自己身處在疫情之下的德國生活日常,影片中談到快篩試劑普遍化的使用、疫苗護照、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相關問題。
日期:2021-06-08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