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世界將長成什麼模樣?隨著AlphaGo成功挑戰世界棋王、AI導入語言學習軟體,有朝一日甚至可能取代法官職務,AI對人類生活掀起滔天巨浪,絕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噱頭。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預估,2030年AI人工智慧產值高達13兆美元,台灣如何掌握先機,挖掘AI新藍海,值得產官學研界一同努力。
日期:2021-12-20
從歐美到亞洲的印度、韓國,新創獨角獸在全世界遍地開花、點石成金。其中,巴西與澳洲兩位年輕女性的創業故事,值得作為科技島的台灣參考。
日期:2021-12-15
「台灣不應該只有硬體,台灣軟體應該是很有能量的。」這是台灣板卡大廠華擎,旗下最新成立的車載軟體平台華玉科技總經理陸康瑋的感嘆,有感於現在電動車熱潮席捲全球,因此台灣不少電子大廠也搶布局,不過華擎的投資卻有點不同。
日期:2021-12-08
台灣已經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新生兒下降到只有16萬人的歷史新低,且比全年死亡人數還少,未來將明顯衝擊勞動力及整體經濟,更勢必影響我國視為經濟命脈的科技業,特別是半導體。曾是Google台灣第一號員工,也是前Google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簡立峰認為,如果台灣想要在未來的全球科技版圖中,成為大家不可忽視的人工智慧(AI)強國,至少有兩個方向可以發展,第一是結合台灣既有的科技硬體及資通訊強項,發展相關的人工智慧應用,但必須彌補半導體及新創事業的人才年齡差距;第二,國內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走在年輕人之前,創造新的事業或商業模式,讓人才不用從台灣出走,就能做到全世界的市場,而不會因為人才在國內看不到發展機會,而出走國外。
日期:2021-11-29
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AI晶片已經成為各大科技廠發展AI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產品。台灣號稱為科技島,但發展AI晶片的企業仍然不多,除了晶片龍頭聯發科之外,就是新創公司耐能較為知名。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現任iKala董事的簡立峰認為,半導體製造、AI新創目前仍然是平行的兩條線,預計5年後,才有望交集。
日期:2021-08-11
第四十屆台北國際電腦展,為了防疫,首度從實體走進線上,許多國際企業大咖跨時空談科技趨勢,台灣企業大老更疾呼,把握「未來車」重點商機。
日期:2021-06-02
三月底至今,接連有台灣新創到日本、加拿大等海外資本市場掛牌上市;來自美國矽谷、歐洲等國際級資金與人才,近年也紛紛開始投資台灣新創。隨著愈來愈多的國際動能挹注,台灣新創產業開始不一樣了!
日期:2021-05-12
3月29日,日經亞洲(NIKKIE ASIA)斗大標題寫著,「Tokyo Stock Exchange revives ambitions to lure Asian IPOs - Bourse looks to boost credentials as regional hub with listing of Taiwan's Appier」,中文的意思是,東京證交所重振雄心以吸引亞洲新創IPO市場—該證交所希望通過台灣Appier(沛星互動科技)的上市,來提振區域IPO樞紐的角色。
日期:2021-04-16
暌違二十三年,台灣又有一家企業要赴日上市了!它,正是台灣新創獨角獸Appier,它如何運用AI抓住客戶,逐步成為AI領域中響叮噹的角色?
日期:2021-03-31